何微与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
吕强,张怡,苏丹
摘要(Abstract):
何微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西安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时期的副院长兼教务长。来校工作之前,他已长期执业于我国的新闻实践工作,深谙新闻规律;来校担任领导职务后,又长期从事新闻教学和教育工作,对新闻教育规则也十分熟悉。上世纪60年代,何微较好地克服了当时因国家经济困难,新闻教育将被裁撤的种种困难,使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在当时得以保留并坚持培养完首届学生。随后又经他长期呼吁,在文革中停办的政法新闻教育,终在上世纪90年代得以复办。他不仅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发展史上两个重要阶段的奠基人,而且还摸索出一套"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规律,体现了他"新闻有学"的教育培养理念,对今天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KeyWords): 何微;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何微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项目成果
作者(Author): 吕强,张怡,苏丹
DO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6.20.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2]西北政法大学.学校简介[EB/OL].西北政法大学官网,http://www.nwupl.edu.cn/,2016-9-6.
- [3]牟玲生(主编).陕西省志·人物传(中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545-546.
- [4](民国)佚名.延大增设外文·新闻班-聘名教授多人执教[N].解放日报,民国三十六年一月十一日.
- [5]袁武振.习仲勋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J].学术前沿,2015(3).
- [6]桑义燐.何虑何求志大志刚-新闻学者和记者的何微同志[R].八十春秋-何微教授八十诞辰暨新闻思想研讨文集》,何微教授八十诞辰暨新闻思想研讨会编印,(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制·内部使用图书准印证),陕新出批1997年第001号,1997:18.
- [7]西北政法大学档案室.关于西北政法学院专业设置及培养学生统计表(1958-1969)[E].西北政法学院1969年档案,档案登记号:xbzf69-1653.
- [8]西北政法大学档案室.关于成立我院法制新闻系(暂定名)筹备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共西北政法学院委员会文件-院党发[1999]第01号,中共西北政法学院委员会办公室),1999-1-15,档案登记号:xbzf99-3561.
- [9][10][29][33]李三槐,车英,邱江波.何微先生的百年人生-从战地记者、报人到著名新闻学教授、学者[J].西部学刊,2016(4).
- [11]秦泉安.何微百年——一起走过的日子[E].《何微百年》纪念文集编辑工作室,2016:2.
- [12]李果,王秀贤,惠金义.跌宕人生见风骨——忆何微先生[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3).
- [13]薄一波(题).太岳新闻事业史略[M].书海出版社,1991.
- [14]车英.何微的新闻思想与新闻教育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
- [15]惠金义.烽火岁月写春秋──记何微[J].沧桑,1997(6).
- [16]刘蓉.何微被授予“红旗手”奖状扫描件(中共双石铺公社党委)[].何微百年纪念像册,2015.
- [17]西北政法大学档案室.与会前王云院长向参会同志介绍了何微同志[].第四次临时党委扩大会议,1962-9-5日.
- [18](民国)佚名.延大增设外文·新闻班-聘名教授多人执教[N].解放日报,民国三十六年一月十一日.
- [19]李政敏.习仲勋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5(00).
- [20]杨天星.中国新闻学研究领域的“西北何”──记新闻学家何微[J].报刊之友,1996(2).
- [21]西北政法大学.学校简介[EB/OL].西北政法大学学校官网,http://www.nwupl.edu.cn/,2016-9-6.
- [22]刘惠文.试论何微先生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思想——纪念恩师何微教授诞辰100周年[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3).
- [23]桑荫.何微同志印象记[J].新闻知识,1997(3).
- [24]西北政法大学档案室.行政与教学机构[E].西安政法学院党委直属机构表,1960-7-29.
- [25][28]李果.从学生到记者我当记者[M].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7:2.
- [26]刘振江(口述),秦泉安(整理).一个可敬的朋友——刘振江教授回忆何微[A]//《何微百年》纪念文集编辑工作室.何微百年——一起走过的日子,2016:121.
- [27]车英.论何微新闻思想与新闻教育思想[J].新闻知识,1996(7).
- [30]刘荣庆.“最是江海砥柱石,风劈浪击也昂首”——何微先生在《陕西日报》总编辑任上[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4).
- [31]薛养玉.夕阳无限好——忆何微同志与新闻学期刊[J].报刊之友,2002(4).
- [32]宗宝泉,余琦.从记者到教授——记武大新闻研究所所长何微[J].新闻知识,1987(07).
- [34]西北政法大学档案室.关于成立西北政法学院法制新闻系的通知(中共西北政法学院委员会文件-院党发[1999]第15号》,中共西北政法学院委员会办公室)[E].1999-4-20.
- [35]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方主页:《学院概况》[EB/OL].2016年6月25日,网址:http://xwcb.nwupl.cn/,2016-6-25.
- (1)当时西北政法学院坚持要将第一届学生按照本科四年制学制培养完,所以虽新闻系在校内已被裁撤,但新闻教育当时还被保留着。
- (2)当时我国高等新闻院、系的变动甚大,时办时停,承袭关系甚复杂。如1959年兰州大学中文系设新闻专业,停办后于1983年复办并建系。四川大学新闻系设置于1981年。1998年8月将原文学院中文系与新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文学与新闻学院。1946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创立。1949年,因暨大停办而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后,中文系在1960年开办新闻学专业。1970年,暨大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办,新闻学专业也随中文系并入华南师大。1978年,复校后的暨南大学重建新闻学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西北新闻系有兰州大学新闻系,但遭停办。故西北政法学院在当时来说,还是第一家继续保留新闻培养任务的院校。
- (3)解放后,何微于1949年创办《山西日报》,任新华社太原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50年任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1952年提任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副社长,兼北京分社社长、1956年调任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1961年任文化部出版局负责人、1962年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1974年任《陕西日报》党委书记、1982年调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兼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研究》主编。
- (4)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院系变动甚大,时办时停,承袭关系甚复杂。如1959年兰州大学中文系设新闻专业,于20世纪69年代停办,后又于1983年复办并建系。四川大学新闻系设置于1981年,继在1998年8月将原文学院中文系与新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文学与新闻学院。1946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创立,但1949年因暨南大学停办而将其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后,中文系在1960年开办新闻学专业。1970年,暨大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办,新闻学专业也随中文系并入华南师大。1978年,复校后的暨南大学重建新闻学系。可见,从时间上和地域上来看,20世纪60年代的我国西部地区,只有西北政法学院还在继续从事新闻专业教育,而兰州大学的新闻专业确实在60年代停办,而四川大学的新闻直到1981年才办。
- (5)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何微纪念馆中共有当年何微给兰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业的信以及这些专家的回信和各自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简况表,同时,还有当时政法新闻专业毕业生惠金义捐赠的油印教材。
- (6)1958年时,西北政法大学的校名为“西安政法学院”,先后经西安政法学院(1958-1962)、西安政治经济学院(1962-1963)、西北政法学院(1963-2006)后,于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 (7)所谓“西北何”指的是当时全国新闻学研究领域内的三位权威级专家,因所处地域不同,故有“北甘、南王和西北何”之说,北甘,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的甘惜分教授;南王,指上海复旦大学的王中教授;西北何,指先后在西北政法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工作过的何微教授。此称谓是在1980年何微在《陕西日报》社工作时,组织召开的西北五省省报新闻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的,之后就不胫而走成为新闻界公认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