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1988年四川好新闻选介

  • 既要敢于触及“难点”又要促使“难点”解决

    <正> 在改革大潮中,由于各个利益集团存在不同的利益和要求,往往出现一些难于解决的矛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难点"。怎样对待这些"难点"呢?作为党的新闻工作人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既要敢于触及"难点",又要力求在新闻报道中探索解决"难点"的办法,引导人们从全国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引导到"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这个历史使命上

    1989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稿件评析

  • 为什么这几篇稿件没有评上一等奖?

    傅亮;

    <正> 每年全省好新闻评选结束,都有一些人提出,为什么我们选送的稿件没有评上一等奖?是评选中对某些稿件不够客观、公正?不是。根据我参加多次评选会的亲身见闻,对每篇稿件都是认真对待的,在平等的条件下择优录取。是这些稿件没有可取的地方?也不是。有些稿件虽有许多优点,但作为一等奖,还不够条件。下面,我就几篇消息的评选,作一简要分析:

    1989年03期 20-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理论探讨

  • 漫谈宏观观察

    杨秀国;

    <正> 观察,是新闻采访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记者的观察,包括两种:一种是微观观察,一种是宏观观察。所谓微观观察,是对某个具体事物、具体问题作过细的观察,如观察某个事物的状貌、形态、现场气氛,周围环境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等等。所谓宏观观察,则是高瞻远瞩、居高临下地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动向的观察。

    1989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

  • 记者要学点美学——给青年记者的信

    商恺;

    <正> 你来信说,最近有人提出记者要学点美学,引起了你极大的兴趣。你又说新闻报道和美学是什么关系,还不怎么清楚,希望听听我的意见。按照我们原来的通信计划,是要和际谈这个问题的,只因我对美学缺乏研究,怕讲不出什么道理,便搁下来了。现在你主动

    1989年03期 24-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闻改革

  • 彻底走出“窑洞”

    碧空;

    <正> 马立诚同志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1942年4月,由于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延安《解

    1989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的背后

  • 捕捉闪光点 善用“打包机”——采写两个会议的一点体会

    刘方;

    <正> 对一个记者来说,提到会议报道,似乎常常处在"夹缝"之中:不是读者不以为然,就是主管部门颇有微辞。会,不可多开,也不能不开;尽管反对"文山会海",必需举行的会议,不但不应反对,而且应当认真地予以报道。出路何在?只有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对改进会议报道作一番探索和尝试。今年春节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先后召开了有

    1989年03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采访与写作

  • 议论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欧阳宏生;

    <正> 议论是新闻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表达方法。(一)议论是记叙性新闻作品的重要成分。在这类作品中,议论同其它语言表达方式的关系,归结起来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作品的主体是描述部分,而开头,结尾是议论部分。有的是先议后叙,有的是先叙后议。先

    1989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絮语

  • 从新闻官司想到的

    洪恺;

    <正> 随着强调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增加,是非的争论也多起来了,甚至打起了新闻官司,有的还牵涉到劳动模范、老山英雄、「济公」等知名人士……。现在有了纠纷,就请教法律,说明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开始懂得依法办事了。但知法、懂法、执法、信法,都需要有较长时目的民主政治的

    1989年03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企业报属性及办报方针刍议

    衡立夫;

    <正> 《成飞报》是成都飞机公司主办的报纸,自1959年创刊至今已刊出八百二十多期,从油印到铅印,从不定期到旬刊,1981年成都市委、市府批准办报后,而今发展为周刊。回顾《成飞报》历史,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也有应该探索

    1989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讯员园地

  • 夜明珠引出的二百余篇报道

    陈林;

    <正> 广安县林业局原副局长、调研员彭凯年过50才学新闻报道,并在58岁时参加过《人民日报》为期一年的新闻函授学习。他写的新闻稿件,不仅连连见报,有的还被评为好新闻。有人问他:"你已快六十岁了,怎么还有心思搞报道?"他总是忘不了华蓥山上的一件往事。那是1983年冬天,彭凯发现广安县龙滩乡黄连村十社距离发电站仅500

    1989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讯员队伍“萎缩”现象不可忽视

    庄尚;

    <正> 编辑同志:据我了解,目前通讯员队伍有"萎缩"的趋势,尤其业余通讯员队伍更为严重。一批老通讯员开始"搁笔",年轻的虽不曾停笔,但积极性不高,因而许多新闻被白白放过,深感可惜,特投书贵刊以

    1989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助您思考

  • 翻新旧知识

    叶昌柱;

    <正> 用新知识分析旧事物是创造。用旧知识分析新事物也是创造。用旧知识分析新事物实际上是给旧知识注入"新"的活力,对旧知识翻新。有翻新旧知识,使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并从而完成了一项创造的例证。巴斯德消毒法。发酵液体中的细菌作怪造

    1989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视听纵横(之三)

  • 纵横巧织 探索深层

    鲁言;

    <正> 当今,不断深化的改革,呼吁新闻报道向深度开掘,而深度报道,又将有力地推动改革不断深化。这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新闻改革发展的方向,在求新的同时求深,已成为今天新闻报道的大趋势。对此,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颇有紧迫感。

    1989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广播电视战线

  • 电视新闻现场感的建立

    郑兴光;晓吴;

    <正>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的这种偏爱,就在于电视新闻使受众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电视新闻传播的信息产生"信任感"。这种感受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种感受正是电视新闻特有的"现场感"所产生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电视新闻基本上是画面加解说的"一统天下"。这种由电影新闻简报脱胎而来的新闻形式,往往存在着画面与解说两层皮的问

    1989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展广播台(站)的横向联系

    李奉武;

    <正> 资阳人民广播电台从过去编发的稿件,全部局限于本县范围内,报道面窄,信息量少,吸引不了多少听众。去年,我们加入了"川西经济区广播宣传协作会",先后和德阳、成都、内江、绵阳、达县、南充等地市的十五个县级广播电台

    1989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研究

  • 历史的使命——瞿秋白赴苏俄采访研究之一

    蓝鸿文;

    前言今年5月4日,是光辉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70周年。"五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或领袖人物,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他们或在传播新思潮时,或在运筹帷幄中国革命的进程中,莫不十分重视舆论工作。研究他们的报刊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从本期开始为《新闻界》撰写的系列文章,是学习瞿秋白同志新闻实践的部分收获。瞿秋白一生的新闻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他给我们留下了多达数百万字的文章。笔者将着重向读者介绍他1920年赴苏俄采访报道的情况。并以此系列文章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和瞿秋白同志今年90诞辰。——笔者志

    1989年03期 44-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语词咨询

  • 漫话长句

    金笙;

    <正> 当我们翻阅古代著作和现代作品的时候,脑子里会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不论其文体属那一类,议论,说明,记叙,抒情,以至用古代白话文写的小说,文句都挺短,但有言简意赅之效;用现代汉语写的文章,长句渐多,句中缀满一串一串的修饰语,有的句法迹近"欧化",一句话几度转折,头尾远隔,但不乏绵密之趣。

    1989年03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古诗文选学

  • 清廉流芳 笔底生辉

    上官冬;

    <正> 为政清廉,在封建社会里也是官吏的一种道德风范。虽然受剥削制度的限制,这种为官正道多是空话;虽然上下千载,总是酷吏充斥于朝、贪官比比皆是,但历代还是出现过一些清官廉吏。东汉时的杨震便是其可的一位。

    1989年03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与展望

    刘;

    <正> 慎重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突发事件要十分慎重,认真对待。报道内容必须准确、真实,有利于安定团结,在这个前提下讲求时效。不得在事实未弄清或未按规定经有关领导批准

    1989年03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开拓前进的成都无缝钢管厂金堂分厂

    舒宗琳;季永康;

    <正> 成都无缝钢管厂金堂分厂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他们在推行目标责任制,招标承包,效益、工资、奖金三挂钩改革措施的同时,创造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四有"教育,职工素质有显著提高。职工们以"爱无缝爱分厂,艰苦创业;创名优争一流,开拓前进"的企业精神为准绳,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企业

    1989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反复比较 好中选优——四川省评选出去年报纸好新闻144篇(件)

    流;

    <正> 今年3月在乐山市由省新闻学会召开的四川省好新闻评选会,在60家新闻单位选送的210篇报纸稿件中,经过反复比较,共评选出报纸好新闻144篇(件)。其中一等奖20篇(件),二等奖64篇(件),三等奖51篇(件),特别奖和

    1989年03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突发性新闻成功之作

    <正> 在井研县"围歼两名持枪流窜罪犯"的战斗中,我军誓民表现出高度警惕性、闻警而动的雷厉风行作风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该文对此作了比较充分地反映。一切新闻都责在及时,在"快"这一点上,对突发性新闻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苛刻,有时需要争分夺秒,万一失去最佳报道时间,就会大大削弱新闻价值。这次"围歼"从11月27日下午3时开始,到29日18时结束,乐

    1989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正> 近年来,"小学生流失严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在贫穷落后的山区,这种现象尤甚。如果让这种现象蔓延下去,不仅是我国教育的危机,也是民族的危机。如何动员这些"小商人"",小帮手"复学,不使他们成为新文盲,把他们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万县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不让下一代再当‘睁眼瞎’,白龙乡三百多家庭副业小帮手复学"的醒目标题,报道了这个人们关心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条消息无疑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消息结构严谨,语言简洁,特别是开头结尾别具一格。农民王庆国的一句话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1989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把旧事大事写新写活

    <正> 《"断桥"风云》这篇通讯第一次详细地报道了向阳乡人民改社为乡——"断桥"的壮举。广汉县是我国农村改革最早的试点县之一。1978年,它在全国率先推行包产到组。1979年,它所属的向阳乡成立了工业公司,设立董事会,公司干部实行招聘。这些改革措施,已使那里的人民公社名存实亡。"断桥"势在必行。所以,领导一旦因势利导,表示支持,"断桥"便成为向阳乡人民的实际行动。由于它最早改社为乡,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农村政

    1989年03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效性·现场感

    <正> 当一次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人们都想尽快知道事件发生现场的真相。记者采写这种突发性新闻,特别要求加强时效性和现场感,以最快速度把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真相告诉读者,这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重庆晚报1988年1月20日刊登的《空难现场采访记》,在全国新闻单位中最先详细报道重庆1.18空难,是一篇时效性和现场感都很强的好通讯。从这篇通讯看,记者一方面充分运用自身的观察力,另一方面又尽可

    1989年03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次生动的基本路线教育

    <正>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正在出现一些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新的经营形式,但由于人们对这些新事物缺乏思想准备,往往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怀疑和疑问。当成都市解放后早已绝迹的当铺——以"华茂典当服务商行"的牌名出现时,自然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对于与社会接触较少的军人来说,更是感到困惑,这种"历史的残渣"重新泛起,意味着什么呢?《战旗报》1988年2月25日刊登的"啊,当铺……"

    1989年03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显示了报纸舆论监督的力量

    <正> 以《石柱有条"华尔街"》为主题的一组深度报道,是记者深入实际亲自发现并抓紧不放采写而成的。这组报道所反映的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县,竟有那么多县级干部利用职权,营造私房。这种为政不廉、"先天下之乐而乐"的腐败现象,已引起当地群众强烈不满。记者在当前公认"批评难"、"写批评稿容易惹麻烦"的情况下,丢掉个人得失,担负起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两次单枪匹马深入该县调查,广泛接触群众,掌握大量

    1989年03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个特色鲜明可读性强的好专栏

    <正> 《交流·理解》是成都晚报去年新开辟的专栏。从去年1月27日第一篇报道问世,到去年12月22日,共发了14个选题。现在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设置了各种专栏。如何经营好这局部版面,在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安排、题材的选择、形式的采用等方面,经过精心设计,使它成为点缀版面的"盆景",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成都晚报这一专栏之所以能获全省好新闻一等奖,是由于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栏目的设置具有时代特色。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使社会

    1989年03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闻界新闻

    <正> 杨汝岱同志为隆兴乡广播电视站题词办好农村广播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兴致勃勃地视察了崇庆县隆兴乡广播电视站,并挥笔题写了"办好农村广播,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十五个大字。隆兴乡共有三千二百多只广播喇叭,入户率在

    1989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位子·根子·法子——谈谈创评好新闻中的几个问题

    方本良;

    <正> 一年一度的好新闻评选活动,已成为新闻界瞩目的大事。它不仅是对当年新闻成果的检阅,也是对各新闻单位在竞争中提高报道质量的推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探讨创评好新闻的规律,或许能对开创好新闻评选的新局面带来一些启示。摆正位子,确立好新闻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好新闻,即新闻价值高、写作技巧好、受众喜

    1989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散文写作二题

    刘仁强;

    <正> 一、"千言"与"万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一种讽刺。古人,今人,写文章都要回避它的,谁愿意自己的文章让人家读起来厌烦呢!有人以为,写散文倒也适用。因为散文嘛,就要散,可以散出千言,散到万里。事实上,我们也

    1989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输工人报》社在通讯员中开展“对口赛”

    曹力;

    <正> 成都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运输工人报》社在下属13个通讯报道组之间开展了以"看谁写稿多、看谁撰稿好、看谁为报社提供信息多"为主要内容的"三看"对口竞赛,促进通讯报道组巩固和提高,以形成健全的通讯网络,提高写稿质量。为参赛提供条件,报社一季度召开一次通讯报

    198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报要加强言论工作

    甘贤超;

    <正> 我们报纸过去言论少,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一是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二是作者少,素质低。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新闻报道不能代替言论。言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指方向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形势下,报纸及时地配合形势,对职工中、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引导、教育,用说理的方法去提高广大职工的认识尤为重要。1986年以后,我们《川仪报》在抓言论

    198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企业报开七届年会

    陈忠志;

    <正> 成都市企业报第七届年会,于4月5日至7日在成都钢铁厂召开。参加成都市企业新闻协会的33家报纸的100多名总编辑、编辑、记者们欢聚一堂,畅谈一年来的喜与忧。这次年会共收到25篇论文和经验交流材料。这些发言就企业报的性质、任务、小报小办、企业报如何抓住企业读者、开展舆论监督的艺术、将报道

    1989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特色就能感动编辑

    文文;

    <正> "文章首先要感动编辑",笔者将此作为采写新闻的座右铭。编辑每天阅读大量来稿,逐渐养成"喜新厌旧"的习惯。他们一般都具有沙里识金的慧眼,常常读到好的稿件,眉飞色舞,拍案叫绝,甚至互相传阅。一旦出现这种场面,稿件就会在报刊的显要位置刊出。什么样的稿件才能使编辑动容呢?我以为它必须具有特色。玉米肥团育苗技术在石棉县已推广好几年了,按理说此事已无多大的新闻价值。但如果抓住了新闻特色,

    1989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群众议论的话题中去发现新闻

    屈永志;

    <正>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都知道,要得到一条新闻信息,途径是多方面的。但从群众议论的话题中去发现新闻,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前不久,我所采写的一篇反映勘探职工中婚恋观念变化的新闻稿,就是从职工议论的话题中发掘出来的。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石油部门已把改善野外职工的住宿条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到去年底,川内勘探职工生活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几千

    1989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平淡事件中抓新闻——谈谈我的三篇获奖新闻的采写经过

    李振斌;

    <正> 现实生活中,重大事件、突出的先进典型和人们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等等,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自然会引起通讯员稻记者前去报道。但有些司空见惯的事件往往被人忽视。1985年12月初,我在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学习时,系里组织学生进行采访实践。当时,不少同学把目光注意到那些著名教授、学者身上,注意到引人触目的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上。我和另一位同学则避开同学们议论的热点,把目光转向不被人们注

    1989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会运用资料

    毛合祥;

    <正> 写稿者大都善于积累资料,但每个人对资料的运用程度却不同。有的通讯员运用自如,有的则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学会运用资料,不仅能为你的稿子增光添彩,而且还能帮助你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有的资料在它独立存在对,可能没什么用场,但同类型的资料积累多了,就可能说明一个问题,反映某种倾向。去年七月,《科学报》在副刊上采用的笔者的

    1989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老通讯员的要求应高一些

    颜学仁;

    <正> 我是《党风党纪月刊》的老通讯员,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我曾向《党风党纪月刊》写了一篇稿件,题为《发挥支部纪检委员作用,加强基层纪检工作》。稿件发出后,我满以为能采用。可谁知石沉大海。后来我到编辑室去时,吴主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稿件对我说:"你写这篇稿件,我们早就编好了。但考虑再三,一直没发。"他停了一会,又继续解释

    1989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活跃的个体户报道组

    王天全;

    <正> 重庆市璧山县活跃着一个由2名青年个体户和1名个协干部组成的报道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摊区市场、街头巷尾,采写新闻稿件,现已连续四年获得县"新闻报道工作一等奖"。1984年底,青年个体户冯光柱、陈天明和县个协的1名青年干部自发成立

    1989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就与问题——四川电视台专题节目评比经验交流会侧记

    张哲西;

    <正> 四川电视台于二月中旬在成都召开专题节目评比和经验交流会。省内各市、地、州电视台及通讯员向这次评比会提交了五十三个专题节目,经过认真评选,有三十五个专题节目获奖。使我们看到了电视文化这一新生力量在改革大潮中不断成长,看到了专题节目充满生机。这次参加评选的专题节目,突出了改革这个时代的主旋律。题材内容极其广泛,有新闻性的专题,有欣赏性的专题,有服务知识性的专题。在表现手法上注

    1989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把多向思维运用于新闻采访

    田树昌;彭清维;

    <正> 具备多向思维能力,是新闻改革对记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思维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1987年底,我县全面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怎样进行新闻报道,开始我们也是盲然的。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逐步有了参与感,先后深入各企业进行了长达三个月以上的采访,不仅掌握了承包人的

    1989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