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信息与展望

  • 信息与展望

    方;

    <正> 当前宣传仍要强调稳定当前的宣传工作要进一步提醒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重视保持我们国家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宣传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一切围绕稳定,一切为了稳定,稳定高于一切。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也就没有发展。同时要宣传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稳定是为了发展,不发展也很难稳定。理论的坚定性是思想稳定、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经济稳定的基础。要保持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0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改革

  • 正面宣传为主≠不要新闻批评

    姚文华;

    <正> 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正面报道与新闻批评的关系,是当前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事物的相互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本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以不同方式或纵或横地与周围的其它事物发生着某种联系或关系。新闻批评也不例外。李瑞环同志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他还说:"这里的关

    1990年06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

  • 目前先进人物宣传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郭君;

    <正> 现在,先进人物的宣传成了各家报纸的一个主要内容。这是有道理的,李瑞环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加强正面宣传,用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英雄业绩来教育人民,是最有说服力、最能鼓舞人心的。这本是我们的一条成功经验。"(见李瑞环同志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但是,宣传正面人物并不等于不加思考地把先进人物的事迹往报上一放就行了,还要讲究宣传艺术,注意宣传效果。不然,就可能事与愿违,得到的却是我们所不愿意得

    1990年06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界新闻

  • 提高时事报道水平的探索——记首届全国地市报时事好作品评选

    林永仁;熊庆文;

    <正> 首届全国地市报时事好作品的评选,已于7月18日在北京揭晓,有204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标题5件、专栏11件、版面15件。参加本届地市报时事好作品评选的有84家报社89家报纸(有5家报社同时出版两种文种的报纸)。这次评选,由全国十家地市报组成复评和定评委员会,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担任定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参评的228件作品中可以看出,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时事报道的根本原则之一。在去年制止动乱平息暴乱

    1990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长江新闻文集》《范长江传》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京举行

    高芳;

    <正> 9月2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在北京举行《范长江新闻文集》、《范长江传》出版发行座谈会。今年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诞辰81周年。在此之际,由范长江夫人沈谱编辑的《范长江新闻文集》和方蒙同志撰写的《范长江传》出版了。近百万字的文集首次完整地汇

    1990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采访与写作

  • 谈谈现场采访

    李朝;

    <正> 从1989年10月开始,首都很多新闻单位注意刊播现场短新闻。这些新闻是记者深入建设工地、农舍田间、集贸市场、地震灾区、边疆海岛、居民杂院、大学生宿舍采写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还主办了首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这对继续推进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改进记者的采访作风与文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新闻事业已进入报纸、广播、电视互相竞争、互为补充的新时期,广播以音响取胜,电视以图像取胜,报纸以

    1990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好稿原文

  • 华阳礁上补给忙

    刘冰;徐文良;

    <正> 11月7日至8日,笔者乘南海舰队155号拖船,在南海华阳礁目睹了惊心动魄的海上补给场面。启肮前,记者在值班记录牌上看到,华阳礁守礁官兵已经3个月没吃到新鲜蔬菜了。载着主副食和淡水的拖船一离码头,水天相连的南中国海风起浪涌,拖船象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拋上浪尖又甩进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枪帆分队前甲板就位,抢盖主副食!"警铃响过传来船长的命令。记者应声爬出船舱,抬头看天,南沙海面已被一片遮天盖海的黑云罩住,水兵在摇晃得站不稳的甲板上用帆布盖主副食。一场大

    1990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好稿探源

  • 用身体作笔 以汗水为墨——《华阳礁上补给忙》采写体会

    徐文良;

    <正> 我是一名年轻的军事记者。当我走上专业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老一辈军事新闻工作者就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一个有出息的军事记者,就要下决心到第一线去,到部队生活的风浪中去,深深扎根于群众生活的土壤之中,反映活生生的新人物、新思想、新经验、新成就、新问题。几年来,我以此鞭策自己,到部队的第一线,从亲眼看,亲耳听,亲身体验中获取新闻。1985年以来,我6次上老山前线,

    1990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理论探讨

  • 新闻受众的“定势”

    樊炳武;

    <正> "定势"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或一种心理学理论。定势的概念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在1889年最早提出,后由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1886—1950)等人加以弘扬。定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由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某种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人们会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势的积极方面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但是,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它

    1990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企业报怎样突破平平淡淡的状况

    蔺家湘;

    <正> 企业报报道面狭窄,采编人员少,素质不高,不误出版周期已属不易,要想组织、写出有分析、有深度、有见地的新闻更觉乏力。于是读者反映报纸平平淡淡。报纸办得平平的,指的是囿于一般信息的传播,不能强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不能卓有成效地激励职工士气,是一种缺少生机的表现。要把报纸办成企业全体成员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就要在惯常报道中,争取超常报道,以打破平淡无奇的局面,即适当把全报社的采编人员引向有广度、有深

    1990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编辑业务

  • 改稿的艺术

    地山;

    <正> 我在报社既当过记者,又当过编辑,通过长时期的改稿,既听到责难,也常受到通讯员和作者的赞许。怎样才能把来稿改得锦上添花、精益求精呢?这里不仅大有学问,而且是值得探求的艺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改稿既是编辑的义务,也是编辑的权利,这是人们都认同的。但有人改得好,"丝丝入扣,天衣无缝",有人改得不好,凿痕裸露,关键在于是否从实际出发。

    1990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放眼世界

  • 李普曼怎样写评论

    <正> 有"华尔街智囊"、"白宫谋士"之称的沃尔特·李普曼,是本世纪以来美国最负名望的记者和政治专栏作家。 1931年夏天,李普曼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邀请,开始为该报撰写《今日与明日》专栏。到1963年,这个专栏改由《新闻周刊》刊载,直到1976年李普曼宣告退休为止。李普曼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20世纪美国报刊上历史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从

    1990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记者成长之路

    <正> 新记者上岗,报社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一周至两个月的入社教育,使新记者树立集体荣誉感与强烈的竞争意识。业务上主要由老记者手把手教,要求非常严格。经6个月试用期,发现没有培养前途,即取消记者的资格。不少报社还坚持经常性的社内教育。如日本经济新闻社,每年对不同层次的记者,分别集中数日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教育,并组织他们总结经验,讨

    1990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采编技术不用纸笔

    <正> 记者编辑采编稿件不用纸笔,过去不可思议,现在早已成为现实。据报道,在1984年夏季奥运会期间,美联社等绝大多数外国记者采写稿件就丢掉了纸和笔。以美联社记者发稿工具为例,他们使用的是手提便携式个人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功能多,编、改、定、发集于终端显示屏幕上,记者操纵电钮,可增文,可删改,可进行单词、句子甚至段落的位置移动,可自动抄录所需材料至描定位置而供其参

    1990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絮语

  • 党性原则、人品和文品

    江道衍;

    <正> 新闻的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人品的内核、精华所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一个新闻工作者有党性,则有人品,只不过人品的外延更宽一些。我以为人品就是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政治品质、道德水准、思想境界。人品与文品——文章的格调和艺术特色是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的。常言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新闻工作者如能坚持党性原则,就能做到人品和文品的完美统一,就有

    1990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岂能不看报

    黄朝军;

    <正> 不知从何时起,笔者发现一些报纸时常重复登载消息报道。不久前,我熟悉的一家市级报纸也出现类似问题,迷惑之中只得请教知情者,方知那是因为编辑不看报弄出的差错。笔者是个爱看报的人,对编辑的劳动成果是甚为敬重的,但想不到,一些编辑却对自己付出不少心劳的报纸连"敝帚自珍"的爱意都没有,愚以为,这种"作法"也实在过于"潇洒"了一些!直率地说,这是一种对报纸和读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1990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讯员园地

  • 搞好新闻报道的辩证法

    黄杜康;

    <正> 涉足新闻报道的时间不太长,但在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支持下,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九八五年以来,有二十五篇消息、通讯、言论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好新闻奖;上百篇新闻稿件在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发表。采写新闻稿件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要在基层企业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矛盾。关于若与乐一位名人曾说过:"人生伴随着苦与乐。"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都有着自己的苦与乐。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

    1990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词咨询

  • 拟声词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胡向南;

    <正> 写新闻报道,讲究有声有色的效果,要求不漏掉动态新闻中的"有声"部份,以使听觉、视觉、触觉、动觉彼此相通,真实可感,这就要注运意用好拟声词。拟声词是摹拟自然声音为基本特征的词,在人们的意识中,最自然、最直接的是对声音的形象感觉,"咩",人们自然想到羊叫,"喵",人们自然想到猫叫。人们看报纸,听到广播中这种摹拟的声和词,意识中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某种由听觉经验而感知的各种形象,这是拟声词最基本的特

    1990年0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视听受众研究(之四)

  • 剖析受众视听心理及其规律(续)

    鲁言;

    <正> 受众心理规律研究受众心理,是一项较为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受众千千万万心态,千变万化,但它并非不可知,而是有共同规律可寻的。我们研究视听受众心理,应采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要在研究受众共性中,把握受众的特性;又要从研究受众的个体心理个性入手,进而综合研究受众群体、受众总体及其带规律性的问题。要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用宏观研究统率微观研究。

    1990年06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古诗文选学

  • 叙事记言两相宜——读《邵公谏厉王弭谤》

    上官冬;

    <正> 记叙文,一般以叙事、写人、写事物为主,但也有记言为主。《国语》中《邵公谏厉王弭谤》便是一篇这样的记叙文。全文约260字,记邵公的一番言论,用去了180多字,占70%的篇幅。以记言为主的记叙文,由于写作目的不同,记的方式也不一样。笔者在《古诗文选学》这一栏目里,曾经介绍过另外两篇古文,《论语》中的《待坐》和《庄子》里的《屠羊说拒赏》,也是以记言为主。但是,那

    1990年06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之声

  • 订阅报刊应当贯彻自愿原则

    龚明东;

    <正> 编辑同志: 现在,各地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明年报刊的征订工作。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点自己的看法。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各地对党报的征订工作都很重视,这是应该的,必要的。因为,扩大党报的发行量有利于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但是,有关部门为使党报刊在订数上能完成任务,除要求每个单位及其所属科室(班组)必须订某几种党报刊外,还硬性规定每名职工也要同样订阅,

    1990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开阔篇

  • 开阔篇

    <正> 新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新闻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新闻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只要有人群在共同劳动、生活,就需要互通信息,传播新闻。这叫新闻的自然属性。但新闻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上,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就会有不同的新闻报道方式。在阶级社会,新闻反映的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因为这时候的新闻报道,不仅是生产、生活过程的自然需要,更是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需要。剥削阶级为掠夺而办新闻,被剥削阶级为解放而办新闻。这叫新闻的社会属性。新闻报道应把两重属性结合起

    1990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知识窗

  • 知识窗

    <正> 五个时期的入党誓词红军时期: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抗日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解放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1990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检阅成果 提高素质 推动工作 我省举行第二届新闻理论讨论会

    方国宏;

    会议期间收到论文190篇,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新闻自由、经济宣传、现场短新闻等方面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1990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把全省新闻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省委副书记聂荣贵同志在四川省第二届新闻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

    <正> 同志们,全省第二届新闻理论讨论会就要结束了,今天主要是来看望大家。同时,讲一点意见。全省新闻战线的成绩应当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在省委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推动我省各方面的工作,加速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去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成都发生的骚乱,我省新闻战线绝

    1990年06期 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化有线电视管理 促进健康稳定发展

    张仲炎;

    <正> 有线电视,作为无线电视广播事业的重要和必要补充,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广播电视网的一个组成部份。和无线电视相比,它具有地方性、接近性、针对性、保密性、灵活性和直接灌输性。城市或企业有线电视台(网),是我们各级地方和企业党委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各级党委应该把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根据当地或企业的实际,根据职工群众的思想或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通过它,把形势讲清,把政策讲明,把道理讲透,以增强凝聚力,调动积极性;通过它,把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和职工群众沟通起来,让领导了解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让群众了

    1990年06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作“消极”转“积极”的催化剂——谈批评报道的原则、态度和方法

    唐林;

    <正> 李瑞环同志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篇重要讲话中谈到批评报道时有这样一个观点:"对消极的东西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一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命题。它说明批评报道和正面宣传并不是势不两立的,而是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是正面宣传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什,怎样才算"处理得当"?怎样才能使"消极的东西"转化为"积极的作用"?这是一个颇为辣手的问题,也是批评报道的一个要害。

    1990年06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科技新闻的思索

    郑思清;

    <正> 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新闻学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个主要分支——科技新闻,由此也为科技新闻提出了种种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科技新闻主要是科技成果的报道什么是科技新闻?在国内新闻界已有种种议论。近日读报,一则关于科技新闻的征文启事给人以启迪。启事写道:"凡报道科研、科技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成就,报道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进展,以及科技兴农、兴省(市),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等方面的新闻稿均可参加。"

    1990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树立读者观念 讲求宣传艺术

    侯邦清;

    <正> 牢固树立读者观念,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党的新闻工作中,读者观点和群众性原则的内涵,同党性原则的内涵是一致的;群众性原则,是党性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我们所说的读者观点和群众性原则,就是通过新闻活动,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一) 李瑞环同志最近几次对新闻界如何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作了精辟的论述。新闻事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工作

    1990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怎样写好现场新闻

    张志新;

    <正> 顾名思义,现场新闻指的是记者和通讯员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根据第一手材料所写成的新闻。它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可以把受众"带到"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因而,自从中宣部在去年10月重新提倡采写现场新闻,并委托中国记协举办首都部分新闻单位"现场短新闻"大赛以来,这种新闻形式正在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更多地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欢迎和青睐,也更多地受到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研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

    1990年06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闻改革要面向群众

    <正> 《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6期发表了王福如同志的文章,强调新闻改革要面向群众。文章说:"现在我们的新闻,大量的会议消息,领导人的一般工作活动,主要是给干部看的,真正能给老百姓看的新闻比较少。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工具是属于人民的,当然要努力为人民服务。"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作为国家主人翁需要了解的真实情况,要作人民群众思想上的向导,为他们释疑解难,要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指导

    1990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短新闻的“点”的选择

    卢俊;

    <正> 短新闻,顾名思义,便是篇幅短。由于篇幅短,也就要求短新闻的写作要适合它的这个特点。篇幅短,很难进行面面俱到的全景式的写作,而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点",即一个典型的、有深刻意义的"点"进行写作,这是写好短新闻的关键。一、由"点"到面,扩大容量。当然,短新闻的篇幅短,它的容量是要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这仅仅是相对而言,如果"点"选得好,它的容量是不可估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的可塑性很大,它的

    1990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话到人到”——说说新闻人物语言个性化

    李上超;

    <正> 《孝感报》政文版上有个"新人、新事、新风"专栏,几年时间里收到和编发了大量的人物通讯,其中不乏事迹生动感人的佳作。编者感到普遍不足的一点,是稿件中那千人一腔的缺乏个性的雷同化的人物语言。

    1990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闻中的人情味

    杨龙;

    <正>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人们又开始把人情味引入新闻中。人情味如一支强心剂,一下子给新闻带来生机,受到读者的青睐。怎样才能赋予新闻人情味?笔者仅就写作技巧谈点体会。一、拟人的修辞手法可赋予枯燥事物以人情味拟人,就是使物人格化,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枯燥、抽象的事物,可以给人以生动有趣、具体形象的感觉,具有接近性和趣味

    1990年06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只有入“虎穴” 才能得“虎子”

    建华;

    <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经过了若干年的实践,我才体会到了它的真正含义。 1981年,四川遭受到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川东地区的灾情尤为严重,房屋被冲,稻田被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时,我所在的部队迅速调兵遣将,马不停蹄地赶赴灾区抗洪救灾,在部队做新闻工作的我被派去搞现场报道。我出发前,思想上只有一个反映指战员抗洪抢险事迹的大框框,具体报道什么,心中则无数。到达灾区后,我同战友们立即放下背包,往险区前进。洪水漫过之后,淤泥足有一尺厚,每前进一步

    1990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会“打比方”

    廖显辉;

    <正> 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写的新闻报道,有一个如何让读者看明白的问题。特别是科技新闻,更存在一个让外行看懂、让外行理解的问题。解决这一难点的有力武器之一,便是修辞学上的"打比方"。打比方这一修辞手法,是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借助于甲事物来理解乙事物。运用好这一修辞手法,就可以化难为易,化深为浅,让广大读者理解、明白。《人民日报》1990年4月16日7版刊登了一篇报道科技动态的新

    1990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篇名副其实的现场短新闻

    <正> 解放军报记者徐文良写的《华阳礁上补给忙》,荣获中国记协组织首都新闻单位评选的现场短新闻一等奖。这篇稿件角度精巧。部队方面的报道,反映解放军保卫祖国边疆的内容比较多了,如仍从司空见惯地守岛角度作报道,显然缺乏新意,从给守岛官兵补给淡水食品角度报道就大不同了:这个问题守岛战士关心,广大读者看了也有新鲜感;同时写补给人的奉献,也可以使读者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战士长年生活在岛上的艰辛,起到异曲同功的效应。

    1990年06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三足鼎立中如何求生存?

    <正> 目前,在一个大型企业里,有厂报、广播站和闭路电视三种新闻传播媒介,广播站天天播新闻,闭路电视一周也有两三次新闻节目,报纸多数是旬刊,登的新闻往往是马后炮,和广播、电视重复,读者对看报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报如何求生存?我们《锦江报》的办报方针是:"一般不重复、大事不遗漏"。所谓"一般不重复"。就是指凡属工厂内所发生的一般性的生产、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报道,如果广播站、闭路电视报道了的,我们报纸不刊用。所谓"大事不遗漏"。凡是涉及工厂的党代会、职

    1990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企业报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在乐山举行

    林西南;

    <正> 由中华全国企业报联谊会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企业报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9月3日至8日在我省乐山市举行。这次会议研讨的中心议题,就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指示,探讨企业报如何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会上有24位同志宣读了论文,介绍了经验,还收到23份书面材料。会议认为,为了把企业报的新闻

    1990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注重求实精神

    秦能;

    <正> 企业报怎样做到既传达上级领导机关和厂党政领导对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意见,又反映企业职工中的新人新事和呼声、要求,真正成为企业领导和职工的耳目、喉舌,笔者认为在宣传中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求实精神。所谓求实,就是要讲实话、真话,切忌讲空话、大话,更要反对讲假话。例如在宣扬企业中的新人新事时,一定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任意夸

    1990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件的表述要符合事实

    谭忠心;

    <正> 一位通讯员写稿,将其单位一领导头衔的"副"字去掉,见报后,在职工中引起混乱,报纸不得不发"更正",弄得上下左右工作被动。多一字少一字有何关系?关系大着哩!这可能引起正副职之间互相猜疑,闹不团结;职工中见少了个"副"字,也会引起种种议论。所以写稿

    1990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

    <正> △我国最早的中文月刊,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主编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1822年在澳门出版的《蜜蜂华报》,葡萄牙文。△第一份华侨中文报纸是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出版的《金山新闻》。△第一份中文日报,是伍廷芳1858年在香港

    1990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合工作写报道大有可为

    颜学仁;

    <正> 我是一个基层干部,同时又是一个业余新闻爱好者。工作之余,经常结合工作写些稿件,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省级10余家报刊上见稿近100篇。写稿的实践使我体会到,结合工作写报道大有可为。从报道与工作两者的关系来看,基础是工作,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有可报道的事实。当然,我们做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报道。但是,既能做好工作,又能报道出去,岂不是两全其美!因此,当上级统一部署工作时,我只是要求自己抓得早一点、快一点,或抓得深一点、好一点。1986年初,中纪委发出《整顿纪律的通知》,当时,

    1990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争分夺秒“抢”新闻

    孙泽波;

    <正> 我是一个农村青年,搞业余通讯报道已近五年。在这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对搞新闻工作最深刻的一点体会就是要有时间观念,一旦抓住新闻线索就要分秒必争。我刚搞通讯报道那阵子,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好的一个报道内容,刚刚采写完毕,或者刚刚邮寄出去,就看到报上已发了相似的报道。我们农村有句俗话:"捡狗屎都宜早",搞报道也是这样,迟缓不得。后来,我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在新闻的时效上下功夫。 1989年春,各地中小学生辍学情况十分严重,在村小学教书的父亲告诉我,本乡由于采取了果断

    1990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防止报道失实的几点体会

    刘春泉;

    <正>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可信,报道失真,小则贻误工作,造成局部损失,大则祸国秧民,后患无穷,可见,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防止报道失实至关重要。下面我联系实际,谈点粗浅体会。——眼"动向"不牵强附会,三年前,我在全县普法教育试点的罗戈乡采访到,该乡结合普法教育狠抓计划生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当时我考虑到报纸的宣传动向和有关文件精神,认为稳定现行政策是重要的宣传内容。于是,

    1990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巧选角度 写出新意

    王任清;

    <正> 稿件要写出特色,那就构思要巧,角度要新。角度的选择,在构思时极为重要。选取新角度,就能从雷同的稿件中脱颖而出。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同样,搞新闻报道,就要善于在别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事物的闪光点。许多题目人人在写,关键在于出新。我在新闻报道中,也尝到了巧选角度的甜头,那是去年11月8日矿区派出所公开处理华蓥山矿务局李子垭煤矿两名

    1990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见微知著”抓线索 勤奋采访写新闻

    雷方楹;

    <正> 去年8月的一天,我下班回家正在再生稻田里扶秧兜,我的一个远房哥哥来找我闲聊,无意中对我说:"我们社上刘国祥家,昨天,去了一个‘兽医员’,说是养一头母猪和猪崽可以买‘平价粮’190斤,但要先预收粮款,这样,骗去了他家50多元钱,一家人好气哟。" 我一听这事,就觉得有报道价值,因为骗子的手法易使农户上当,也可能带来副作用,使一些农民不再信任兽医员。于是我赶紧洗了脚,回家拿上手电就去采访。到了刘家,刘国祥70多岁的老母流着泪对我说:"那是我女儿寄给我治病的钱,我叫儿媳拿去买这‘平价’玉米养猪,待卖了猪后再给

    1990年0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企业记协摄影研讨会认为:企业报摄影报道应把镜头对准一线职工

    方锡良;

    <正> 成都市企业记协10月24日至27日召开了工业新闻摄影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26家企业报的30名摄影记者。在研讨会上,就新闻摄影在企业报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加强企业报的摄影报道,镜头应该对准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当前企业报图片宣传应改变拍摄领导讲话和会议照片过多的现象,将镜头对准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总编辑应克服"重文

    1990年0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