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刊首寄语

  • 认真学习 自觉执行

    <正> 报刊、广播、电视是以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的。她的从业人员理所当然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新闻法与新闻职业道德是双轨并行的。前者是强制性的规范,后者是非强制性规范。在新闻法尚未出台之前,先推进新闻道德自律,是很必要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今年1月19日经全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这对提高新闻人员的道德素质,推进新闻机关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1年04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展望

  • 信息与展望

    方;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力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并且指出:科学已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财富的生产者,就是实际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十九世纪,逝世在十九世纪末期。当时,原子能、微电子、相对论都还没有应用,但他们当时就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出这样深刻的论断,这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1991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

  • 对报纸上“大特写”的议论

    马达;

    <正> 近一个时期来,上海和全国有些报纸上的"大特写"整版整版的推出,使读者应接不暇。在版面上,冠以"万花筒"、"大千世界"、"社会纵横"等等,名目繁多。刊载这类文体作品的特点,一是标题大、图片大,超过对特大要闻的处理;二是装饰性图画显眼,多与文不符,为的是以广招徕;三是文章长,字数多,少则数千,多则逾万。有的单位还发起"大特写"竞赛评比,目的当然是对"大特写"的支持和提倡。有人问作者和编者:为什么叫"大特写"?有的回答说,这是新闻的"新品种"。"新"在何处?语焉不详。有的回答说,它仍是特写,特点就是"大"。为何要"大"?也不明究竟。报纸上的"大特写",说是新闻大特写,其内容颇不一样,有的是历史故事、传记文学,有的是案例剖析、社会问题调查报告,有的是新闻性报告文学和长篇通讯,有

    1991年04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闻理论探讨

  • “新闻本质真实论”是个正确的命题——与何光珽同志商榷

    佬洛;

    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何光珽同志:《新闻"本质真实论"质疑》一文以后,引起新闻界同人的兴趣,有的同志对该文有不同观点,本期特发表两篇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当人们把哲学上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引进新闻学,提出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概念以后,就曾经在新闻界引起了热烈争论,对新闻的"本质真实"这一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至今还没有统一认识。我们认为,怎样认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怎样在新闻报道中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在当前和今后都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准备在近期的《新闻理论探讨》专栏中着重讨论这个问题,欢迎同志们踊跃来稿,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己见,经过心平气和的研讨和交锋,逐步统一认识,为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学作出贡献。

    1991年04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回忆录

  • 铭刻在心中的思念——忆许川同志

    赵世富;

    <正> 3月13日上午。成都市殡仪馆。我们渐次跟进,终于到了灵堂中间。在向他的遗体三鞠躬后,我缓缓移动脚步绕行,真想多停留一会,把这最后一面的印象深深地铭刻在心中。他张着口,像是有多少没说完的话和多少未竟的工作,要对今天向他走来的每一个战友和同志述说。一瞬间,我简直不相信那静卧在党旗下的就是往昔的他——脸上永远挂着亲切微笑,工作上始终朝气勃勃的许川同志。他不该这般匆忙地离去啊! 我认识许川同志已经30多年了。在他直接领导下当记者、作编辑,也有20多年了罢。这期间,由于他平易近人、谆谆善诱、细致关怀,使我一直非常敬重他,把他看作良师益友。记得三年困难时期我在江津地区驻

    1991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记者生活圈

  • 我的记者梦

    朱会伦;

    <正> 我的记者梦是从小学6年级开始的。那时,我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记者! 使我对记者这一职业产生兴趣和向往的是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大概叫《绿草茵茵》(具体记不清了)。它讲述的是一名青年体育记者从北京到西藏采访数月之中,与恋人鸿雁传书的故事。这本书现在看来,或许实在算不上什么杰作。但是,在那个时代(50年代末),却足可以打动一个少年的心。我为书中那位记者烂漫、潇洒的生活以及他在西藏的艰辛采访和他与北京恋人难耐的依恋之情深深地吸引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萌发了将来当记者的愿望。当然,这个愿望在当时没办法强烈。我那时年纪

    1991年04期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业务探讨

  • 谈谈省报的服务性

    刘为民;

    <正> 党中央提出新闻工作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以来,一些经济电台、晚报和专业报刊已在加强服务性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部门的赞赏。但是,作为一张面向全省读者的综合性党报,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许多问题尚缺乏共识。所谓服务性,我的理解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服务性即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服务,我们省级党报历来都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强调的服务性,实际上是狭义的服务性,即根据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给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等等,为他们排忧解难,雪中送炭,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1991年04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名记者剪影

  • 生命是一首常唱常新的歌——郑鸣的选择与追求

    程铁良;

    <正> 郑鸣和我谈得比较多。我们同出一师,我毕业后又和郑鸣同在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工作,只是他比我早从电影学院毕业四年,也算是我的师兄了。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电影学院的课堂上,他来给我们班讲新闻摄影课。那时,他已获1986年度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的称号。那天,他显得很深沉,脸上挂满了社会责任感,一张小纸片上写了不多的字,翻来复去地看着这张小纸片,津津有味地讲起了他对寻求新闻摄影画面中多视点无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含义的探索,还讲了在现代大众传媒中图片与文字互为载体的意义。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由于走得匆忙,郑鸣把讲稿忘在家里,只得把提纲写在那片小纸上。一个上午的课就这样"拿"了下来。从那以后,我便留心中国青年报,也留心郑鸣拍的照片。于是我发现,郑鸣

    1991年04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我同意作者的观点

    宁树藩;

    <正> 今天读了你的文章,讲出一些我想讲而未讲出的话,颇觉痛快。文章逻辑严密,把什么是新闻真实性问题,什么不属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理论阐述上,要言不烦,却能把握要害,我是完全同意的。……估计反对的意见会不断而来,这是好事。希

    1991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要这样写》很实用

    王承德;

    <正> 我是一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对写消息有过误解,认为它不过几百字的玩艺,有多少技巧可言?最近,我爱不释手地拜读完耳目一新的三期《新闻界》后,发现《记者生活圈》、《好稿探源》等叫人喜欢,也叫人拍案:《新闻界》变了! 我特别喜欢《不要这样写》这一栏目,其中的11则消息"原文和评析",我不仅反复读,反复想,还把它复印下来集在一块。它使我心头为之一亮,消息还有这么多板眼。老实说,过去,我对消息写作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

    1991年0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采访与写作

  • “虚”、“实”关系

    戴善奎;

    <正> 新闻写作,特别通讯、特写等的写作,要不要容许"虚"的成份?要不要注意处理"实"、"虚"关系?如何看待文章的"软件"材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就是表述新闻事实。无疑是文章主干。是木之本,人之脊。 "虚",则是不影响事实,却能增减效果的一些文字。可视为器之釉,花之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此文虽进入文学领域,当时不妨视作一篇现场特写),在叙述了许多实景后,突然来了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不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怎么?你明明写岳阳楼,咋来了这么多虚的文字?

    1991年04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写作漫谈

  • 贪长厌短非正常

    袁海马;

    <正> 传说,有这么个故事,明朝有个大臣叫茹太素,好作长篇文章。一次,他写了一个长达1.7万字的奏本。明太祖叫人念这个奏本,念了6000多字,还听不出个所以然来,盛怒之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明太祖叫人把这个奏本继续念下去,念到1.6万多字,才听出建议办5件事。如果开门见山的写,几百字就够了,也免遭一顿打。可是,我们有的同志,也与茹太素相象,爱写长而空的新闻。其原因:一是认识偏见,认为短新闻是打不上眼的"牛舌头"、"豆腐块"、"没份量",是报社排版时插空用的,因此不愿写短新闻。二是思想水平和写作技巧问题。特别是刚学写新闻的同志,认为这也好,那也好,不知如何取舍材料,便采取堆砌事例的办法,让编辑去取舍,结果文章观点被材料淹没。其实,新闻的特点本身就要求短、新、快。郭沫若同志说过一句话:黄金只有一点点,但还是有它的份量的,牛粪虽然

    1991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模糊语言

  • 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欧阳宏生;

    <正> 模糊语言是语词概念不明确、外延思路不清晰、内涵不稳定的语言。它的产生来自于客观世界存在着模糊性的事物,或者是人们对事物没有完全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之中。因而以客观事物为主要对象的新闻写作必然需要运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被大量运用着,它具有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新闻写作中取消模糊语言,用精确语词代替,反而会使文理不通,语词不准确,形成不了新闻传播。比如报道人物时写道:"他的肩膀很厚实,长得溜圆",这里如果把"溜圆"改为"圆形"等精确词语,那就文理不通了。新闻写作要准确、鲜明、清楚。但是为什么要表达准确、鲜明、清楚的意思,竟然是由大量模糊语言组成?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琼斯说:"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往往用不精确的、模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但仍能相互了解"。(琼斯:《语言学和现代科

    1991年04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好稿探源

  • 精心捕捉 先声夺人——关于两篇作品获奖的思考

    何开三;

    <正> 在四川省1990年度好新闻评选会上,我获得两个一等奖(一篇消息,一篇通讯)。这得感谢同志们的鼓励。我长期在自贡日报社工作,过去,受盆地意识的影响,基本上是固守本报的"一亩三分地"。作茧自缚,目不斜视,缺少面向全省和全国的胆识;习惯于眼前就事论事的宣传,缺乏展望未来的眼光。近些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冲破了地区和行业的界限,横向经济联合发展迅猛,各方面的对外交流

    1991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与公关

  • 新闻媒介:公共关系成功的桥梁和工具

    吴建;

    <正> 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离不开三要素:即开展公关活动的单位——社会组织;公关活动涉及的对象——公众和开展公关活动的手段——传播与沟通。这从公共关系的定义就可以知道:"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全国通用教材《公共关系学》)。传播沟通的方法有许多种,新闻媒介的传播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不同的单位在开展不同的公关活动时,有着不同的公众,但新闻媒介却是一个特殊的公众。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对任何单位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哪个单位都要通过新闻媒介来传播它的消息,报道它的公共关系活动,这种报道对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1984年,当时,英国一科学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花粉刺激病人的嗅觉,对皮肤没有好处,使病人不能康复。这篇文章轰动了世界。美国很多报纸也作了转载。于是很多美国人都不买花了,

    1991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写作万花筒

  • 思维空间的拓展

    伍松乔;

    <正> 文如其人。作者思想观念的深广度及其思维方式,直接决定着作品的质量。我们说散文创作还未能与模式化决裂,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散文作者思维的贫血、单一和观念的闭塞与陈旧。从总体而言,这种现状与整个社会复杂激荡的变化不相适应,与小说、诗歌作者群的差距也十分明显。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有一篇《晚香》,写夜班的女工下班,总有一群老、中、青男人在厂门口等候,下班铃响,自行车们便载着女人各路远去。这场景在作者的创作谈和评论家的评介中都一致认为"很动人,很美丽",很有"诗意"。在散文领域中,这样的作品不可谓不多,然而,如此表面地撷取"生活浪花"不是显得过于草率肤浅了吗?实际上,夜班工人,尤其是女工,人人都有一本难

    1991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不要这样写

  • 不要这样写

    黄成炬;

    <正> 吉普翻车酿惨祸——两死一伤汽车烧毁 4月6日是周末,不少单位的职工按不成文的"规定"提前下了班。人们一边盘算着怎样过一个快乐的周末,一边急匆匆往家里赶,各种汽车也在竞相奔驰。下午5点过一刻,德阳市交通局一辆北京吉普车正以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朝都江堰市方向开去,车里还坐着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车行至金牛宾馆门前,突然一女青年骑自行车从右侧非机动车道窜出意欲横过马路。这可使吉普车驾驶员紧张极了。情况十分危急。直冲过去,那女青年必死无疑,但汽车无事;紧急刹车,就靠惯性都会冲出10米远,结果同前;要是绕过去,兴许还能成功,不过可能性比较小。怎么办?看来司机作了最后一种决择。只见他向左猛一打方向,同

    1991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我的一次失误

  • 凭简报写稿要栽跟斗

    程实;

    <正> 从事新闻工作已经10年有余,实践告诉自己,凭借简报、材料写稿须慎之又慎,对疑点必须及时查证,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可是,这样的差错还是发生了。这是发生在今年5月的一件事。今年3月初,我来到成都,在川大进行一段较长时间的学习进修。临走以前,曾与县上一些通讯员约定:若有有价值的新闻,可寄我改写后送报社。责任感驱使自己力求在学习的同时,继续把本县的新闻报道工作搞好。5月初,一位通讯员寄来一条反映我县一家集体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初稿。他在这篇稿件的导语中写道:××厂开发新产品,抓产品质量成效显著,在4月22日召开的全省工交工作电话会上,受到×××省长表扬。我一看这内容,就被吸引住了。细看了一遍稿子,

    1991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反馈

  • 一本《新闻界》十三人传阅

    程军;

    <正> 《新闻界》编辑部: 写了几年新闻报道,变成铅字的不多。偶去朋友家玩,见一本《新闻界》(1991年第一期),信手翻阅,被里面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内容吸引住了,读后爱不释手。分别时,向朋友求借,朋友说:"你知道我这书是用稀饭咸菜换来的,可别客上

    1991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絮语

  • 且谈编辑记者的学者型

    曾伯炎;

    <正> 几年前,文学界有作家应是学者型的呼声,认为凭才情从事文学,常是昙花一现。对照三十年代的作家,便羞赧起来,感到学养之贫弱。我看到周克芹,拚命地写,又拚命地读书,那本《百年孤独》刚问世不久,与我闲谈时,就了如指掌,他以加里西亚对照自己,当时他刚获茅盾文学奖,也认为自己在文学路上,还是刚起步的

    1991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真假毛遂

    路言;

    <正> "毛遂自荐"老幼皆知。而"毛遂堕井"这个成语则鲜为人知。 "毛遂堕井"是说毛遂随平原君说服楚王出兵救赵,使赵免遭亡国之难,毛遂劳苦功高也名声大振。忽一日,有人告知平原君,说毛遂堕井而亡。平原君听后,如霹雳贯耳,悲痛地呼道:"嗟乎,天丧予矣。" 当后来弄清堕井身亡的不是门客毛遂,而是另一同名的人时,平原君既喜,又对那些不可靠的传闻深恶痛绝,于是,才有"毛遂堕井"告诫后世。

    1991年0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刊中报

  • 刊中报

    <正> 四川日报在6月4日至10日,与6月20日至25日,分别召开川西片、川东片通讯工作会议。150多名地、市、州、县新闻干部在会上交流了新闻报道与发行工作经验,提出了改进措施。会上对43名优秀通讯干事发了证书和奖品。会议首先由四川日报党组副书记汪兴高传达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经济宣传研

    1991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讯员园地

  • 深入基层生活 集体徒步采访——一种采写新闻的好形式

    周世华;

    <正> 怎样使业余通讯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叙永县委报道组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组织通讯员到工矿、农村集体徒步采访。这种形式,得到泸州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并在峨眉山市召开的1990年川西南片区新闻工作会上,代表泸州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受到好评。叙永县组织通讯员到基层开展集体徒步采访,是从1989年5月初开始的。到目前已组织了6次。通过这种形式,通讯员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只要沉下去了,脚踏实地贴近了基层生活,就不愁没有好点子,就不愁采写不出好新闻。同时还体会到:

    1991年04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厚积而薄发——一次易地采访的感受

    石元清;

    <正> 1990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以1500多字的篇幅,刊发了我与王茂修合写的消息《25年奋发图强,5000项成果喜人——核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历史性贡献》。说起这次采访写作,有许多教益和启迪,但感受最深的是新闻采写要厚积而薄发。去年11月6日,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处组织新闻通干易地采访。我参加了去核工业部第一研究设计院的采访报道。带队的是市委宣传部新闻处的李宴如和光明日报记者王茂修,两位都是有丰富采写经验的老新闻工作者。我们去采访的对象是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核工业。一路上,王茂修老师对我说:采访中,一

    1991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史海龟镜

  • 杨乃武选稿不慎 郭嵩焘无辜丢官

    蒋晓丽;

    新闻史海中"贝"很多,许多新闻报刊都"拾"过。我们这里拾的是"龟镜"。"龟镜",借鉴的意思。本专栏将陆续介绍中外新闻史上重大的失实事件。如能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有所裨益,我们就很欣慰了。杨乃武是否当过《申报》主笔,历来争议颇大,在此存疑。但郭嵩焘因《申报》文章而蒙冤,却是事实。

    1991年04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点石成金谈

  • 愈是主题重要愈要注重可读性——《五大关口一路绿灯》见报前后

    梅松武;

    <正> 去年,我编辑的稿件中,有一篇通讯被报社评为好稿。题目是《五大关口一路绿灯——开江县染织厂落实技改项目纪实》,大约1000字,发表在《四川日报》11月5日头版头条位置。这篇通讯见报后,在广大读者特别是当地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当天的川报到了开江,该县广播局就决定连续两天转播。开江县染织厂将编者按用大字写好,贴于阅报栏,作为一大喜事。群众议论最多的是:"我们共产党还不是有些人那么说的全污了。看嘛,省级机关多好。" 这篇通讯为什么能产生这种"轰动效应"呢?除了

    1991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市报园地

  • 怎样办好县级党报?

    江映如;岳全铭;

    <正> 《三台报》是三台县委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一张综合性县级党报,深受全县农民群众的欢迎,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从1987年10月1日到今年4月10日,报纸期发数已达18672份,覆盖全县。几年的办报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除了坚持党性原则是办好县报的前提外,我们还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突出地方特色是办好县报的关键突出地方特色,是县报能立足于报业之林的基础。三台县地处川西北,143万人,粮、棉、油、猪、蚕、林、果、渔都宜发

    1991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教育

  • 香港的新闻传播教育

    邱沛篁;

    <正> 今年五月,我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传播学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及会后,对香港新闻传播教育情况作了一些考察。研究和比较香港新闻传播教育,对于改进和发展我国大陆新闻教育工作,无疑是有益的。在香港这个570多万人口、近400平方英哩的地区,有四所大学办有新闻传播系。第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这所大学地处香港新界沙田,三面临海,一面靠山,环境幽美、宁静。新闻传播系所在的办公楼,就在山顶上。该系创立于1965年,1974年前是二年制,1974年后才扩展为四年制。分新闻采编和广播电视两个专业。全系现有教师11人,学生161人。系主任是朱立高级讲师。

    1991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开阔篇

  • 开阔篇

    <正> 一、"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并不是人为的框框,它是社会主义新闻基本规律的反映,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二、正面宣传应该是内容(包含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李瑞环同志讲了七个方面的"鼓舞和启迪"后,认为"总之,一切鼓舞或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这说明正面宣传的特征是具有宣传的正效应,而不是产生负效应的。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必须注意防止片面性。因为"正面宣传为主"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选择性,就必须注意防止片面性,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实际,不能一好百好。

    1991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性

    刘汉君;

    <正> 谁都承认,新闻必须真实。但对新闻真实的含义却有不同理解。强调新闻必须"本质真实"的观点认为:新闻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是不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见《新闻学词典》)持"现象真实"的观点认为:无论是现象和假象,它们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本质则不是客观的。上述两种现象,有一点是一致的。即都承认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既然新闻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认识,那么它就不能不受认识规律的制约。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要求人们对新近变动的事实做出及时地揭示本质的报道,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很困难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过程,它的本质也

    1991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几多滋味话当年

    曾祥辉;

    <正> 我是退出新闻战线的老兵。也许是老来恋旧,已经逝去的陈年旧事,总是在脑海里顽固不化,就象《聊斋》里那些狐仙怨女一样,时时伺机还魂。所以,每当遇到臭味相投的朋友,三杯老酒下肚,难免不唠上几句:"想当年……"。朋友却不大识相,倾来一盆冷水:"你呀,往事不堪回首,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也值得拿出来兜售?"我借酒装疯,红起眉毛,绿起眼睛,抗辩道:"虽然陈点烂点,总是谷子芝麻吧!" 远的不谈,就说今天的"无冕之王"外出采访吧,坐的是屁股冒烟的"皇冠"、"蓝鸟",住的是带空调的高级套房,而杯中美酒,盘中会(饣肴),更是"平常一段歌",岂是我等"生不逢时"者所能比。回想自己将近20年

    1991年04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寻找我的记者形象

    石本秀;

    <正> "记者该是什么样?"这一近乎根本不值一问的问题,竟在6年多的记者生活中令我困扰不已。小说里,电影电视里,男记者是那样英俊潇洒,女记者更是漂亮、大方,讨人喜欢。现实中许多人干起记者来也是轻车熟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相比之下,我这个女记者的形象可就太不"佳妙"了。形象之一:在那间办公室门口反复默念着准备好的开场白,然后是怯生生地去跨门,刚要进去,又好象忘了开场白,倒缩回来,几个回合下来,竟在门外徘徊了二十分钟。终于鼓足勇气,进去,出示介绍信,自我介绍一番,说明来意,讲明采访意图,话一出口,脸一直红到耳根。对方是一面善的中年男同志,他似乎有些为我担忧地微笑着安慰我:别急有话慢慢说——这尽管只

    1991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好哲学改进新闻报道

    吴双焕;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搞好我们各项工作的科学的方法。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世界观决定了新闻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对党的新闻工作有正确的理解。回顾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绝对化和片面性,以及一阵风、"客里空"、现象和本质不统一等病态,成了一种长期不能根治的顽症。其病因,绝大多数是没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上产生偏差。若认识不到这一点,还将继续导致片面性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蔓延。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正是这种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此,

    1991年0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中按语的功用

    <正> 文中按语,也称文间按语、编者插话,它是相对文前按语的又一种编者按语的形式。文中按语的功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曰诠释。也就是注释新闻报道或文稿中某些难懂或费解的名词、术语或概念。二曰补正。对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中某

    1991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篇针对性强的典型报道

    何开三;

    <正> 这是一篇少见的学习雷锋的典型报道。其特点是: 有很强的针对性。"雷锋3月来4月走",这是人们对近些年来有的地方或单位开展学雷锋活动一阵风的形象描述。这种一年学一次、集中在3月的情况,既给群众造成了误解,又影响了学习雷锋的效果。而何开三这篇报道,抓住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的

    1991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新闻界》说说心里话——南江县广大通讯员评说《新闻界》

    袁聪;

    <正> 5月8日至18日,南江县委宣传部举办了一期新闻写作、摄影培训班,来自全县各区(镇)及县级主要部门的52名骨干通讯员参加了学习。我们抓住时机,安排大家讨论和交流对《新闻界》的感受、体会和意见,现分类归纳如下: 你最喜欢哪些栏目?为什么? 有82%的通讯员填写最喜欢《不要这样写》、《好稿探源》、《通讯员园地》、《我的一次失误》等4个栏目。他们说,因为这些栏目最实惠、最直观,看得见,摸得着,最接近基层特别是农村通讯员的生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991年04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联培养新闻干部的重要基地 莫斯科大学新闻系

    傅显明;

    <正> 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以下简称莫大新闻系)于1947年创办以来,已毕业一万多人,现在是全苏新闻教育的中心,是全苏培养新闻干部的重要基地。莫大新闻系原是莫大语言文学系的一个专业,1952年独立成系。四十多年来,莫大新闻系的办学规模有了很大变化。据1987——1988学年统计,全日制本科面授班五个年级

    1991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