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本刊访谈

  • 不要瞧不起互联网新闻的短平快——专访搜狐新闻总监助理王晨

    张志安;刘虹岑;

    <正>个人简介王晨,前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调查记者,现为搜狐新闻总监业务助理、策划组主编,负责"点击今日"、"数字之道"、"谣言终结者"等栏目策划。曾参与高铁事故、揭露高铁利益链以及铁道部窝案报道,主要作品有《奢侈动车》、《张曙光浮沉》、《危险的关系》、《高铁国产化幻觉》等。其中,《奢侈动车》获腾讯网"2012年度调查报道奖",并收录在纪实作品《大道无行》一书中。

    2014年06期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闻晚报》休刊与报业命运展望

    常江;杨奇光;

    <正>2013年10月28日,上海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12月24日,报业集团旗下《新闻晚报》正式宣布将于2014年1月1日起休刊,报社员工将在集团内部通过全员竞聘重新确定岗位。《新闻晚报》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近年来,纸媒"关张"的事件并不少见。在瑞典,《英里克斯邮报》在发行了362年后于2007年取消纸质发行,取而代之以纯网络形式。在法国,辉煌半个多世纪的《法兰西晚报》于2011年12月14日停刊,之后,《论坛报》也紧随其后宣布就此告别。在美国,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因亏损而于2009年停刊印刷版,成为美国首份专注网络版的主要报纸。

    2014年06期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7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媒介批评_力丹诊所

  • “日前”、“据悉”消息何时了?

    陈力丹;

    <正>十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日前"是哪天?"据悉"据谁悉?》,批评了报纸消息中这两个不规范词句的滥用。两年前我在本刊再发一篇同样标题(加了一个副标题"满天飞的非新闻术语")的批评文章,当然事例都是当前的。因为问题仍然很严重。现在此类现象怎样了?我花费了四个小时,看了2014年2月17日的12份报纸(不计副刊),看来情形有所好转,有的报纸要找"日前"(包括"近日"、"最近"等等)、"据悉"(包括"据了解"、"据调查"而后面没有交代具体内容的表达)得认真看报才行了,例如北京《法制晚报》、上海《文汇报》、广东《羊城晚报》等,这是一个好现象。以下是这天12家报纸这类情形的分布:

    2014年06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媒介批评_永征诤言

  • 央视曝露东莞“黄流”节目的反思

    魏永征;傅晨琦;

    <正>2月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屡扫不绝的东莞"黄流"》,踢曝广东省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行为。这档节目开启了政府又一轮对非法色情业的迅疾整治,但却在网络上一度形成了一阵巨大的舆论"漩涡",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媒体以传统方式配合政府行动,力挺扫黄;另一方面,则有网民吐槽,高呼"东莞挺住",俨然形成一股"民间舆论",人称"挺莞派"①。无论从法律法规上还是从道义上说,曝光丑恶现象是媒体的责任,扫黄是公安机关的职能,应该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可这一次有些特别,对央视挖苦、嘲讽乃至质疑的声音不断,从舆情走向看,与传播议题设定的初衷背离甚远。为何呼吁打击扫黄的正义之举会遭到网民反对?从央视报道到网络舆论出乎意料的反水,究竟是新闻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2014年06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媒介批评_铁桥评媒

  • 马航客机失联,拷出媒体多少薄弱?

    叶铁桥;

    <正>3月8日,是令亿万人揪心的一天,一架载着239人的波音777客机,于子夜时分离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6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却在茫茫夜色中失联于温润的南海上空。截至笔者发稿前止(3月16日),这家客机仍然不知所踪。马航客机失联这一重大事件,也是对新闻媒体采写报道的严峻考验。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天里,这一事件拷问出了国内媒体许多薄弱。

    2014年06期 29-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新闻与传播

  • 意识形态下的新闻图式: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

    刘程;安然;

    本文以2004年—2011年为时间段,以英国主流媒体(包括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BBC)的孔子学院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描述其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以批评话语分析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建构英国主流媒体孔子学院报道的新闻图式,为孔子学院在异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参考意见,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思想资源和决策参考。

    2014年06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环保世纪行”报道背后的权力机制——以《人民日报》为例

    贾广惠;房继茹;

    当前传媒揭示环境危害,特别是多家媒体联合参与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影响巨大,媒体与权力的互动关系值得研究。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文本,剖析它报道背后的权力运作,并基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环境报道的参考对策。

    2014年06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儿童动漫问题研究——以《熊出没》与《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为例

    胡晓;董小玉;

    本文研究内容以媒介生态学为依据,以传播学三要素"传者"(儿童动画制作者)、"传播媒介"(儿童动画作品)与"受者"(儿童与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部中外代表性商业儿童动画作品的受众文化定位、动漫产品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中国儿童动漫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儿童动漫的发展进行展望。

    2014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广播电影与电视

  • 从泛政治化叙事到多元探索:中国灾难电影研究

    张霁月;

    中国灾难片受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社会主流观念影响,长期以来形成泛政治化的叙事成规;进入后现代时期以来,灾难片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如将灾难与中国电影的家庭伦理叙事传统结合。面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语境,通过电影增强国人的灾害意识与灾害认知,是中国灾难片的发展之本。

    2014年06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务实研究_新闻实务

理论研究_媒介产业

  • 传媒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难点探析

    刘琴;韩丽;

    可转换债券作为国际通用的融资工具,其价值特点正好吻合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综观学界鲜有学者将视点关注这一独特的融资渠道。本文从财务指标、关联交易、体制和可转换债券自身风险四个方面探讨了现实传媒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阻力所在,并且尝试从如何规避市场、体制风险、加大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经营力度等层面提出应对困境策略。

    2014年06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业务探索

  • 跳切——电视剧剪辑艺术的新走向

    黄媛媛;

    <正>影像"是已经物化了的世界观"。剪辑探索的艺术语言是一种策略——一种呈现创作者思索过程的策略,推而广之,是一种表达人们普遍焦虑和向往的策略,是以影像为中介的反应人们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策略。当下人们处于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私家车、地铁、飞机刷新着人们对速度的认知;网络进入日常生活,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方式让人们习惯了在数据和时空中自由穿梭。社会生活结构板块不断向前滑行,促使由剪辑编织的"影像社会"迅速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回应受众的观赏期待。于是,一种新的剪辑方式——跳切,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2014年06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闻采编中要突出事件的特殊性

    李韵奕;

    <正>"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可谓进行新闻价值判断的经典俗语。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不在于是狗咬人还是人咬狗,而在于是否有特殊性。事件的特殊性是新闻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也是平常所说的新闻点,还是新闻可读性的来源。本文拟结合新闻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对"事件特殊性"的认识,以及事件特殊性在新闻采写和编辑、新闻策划中的运用。

    2014年06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探析

    冯媛媛;

    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本文试图从研究朗诵艺术的由来着手,分别从形象美、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理性美、造型美、和谐美等方面探究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总结分析各种美感的实现途径,以期对舞台朗诵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4年06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广告与公共关系

  • 中外企业视觉传达差异化的启示

    李毅;

    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御药时,"可口可乐"还没有问世;1927年"回力鞋"产品出厂时,"阿迪达斯"还要再等上35年。但两个国外品牌,早已世界知名且在引领行业发展,品牌价值更是"同仁堂"和"回力鞋"的几百倍。不可否认其中有管理与营销手段上的优势所在,但企业视觉要素与视觉传达所发挥的功效不容忽视。由此,对企业视觉识别理论的深层研究极具现实意义。通过中外企业在视觉要素应用及视觉传达上的比较,可以深刻感到国内品牌的不足及问题所在,从而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2014年06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县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