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宏宇;陈力丹;
<正>卡尔·希尔施(Carl Hirsch,1841-1900)是19世纪60-9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新闻工作者,出身于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就读于图宾根大学。1868年他在柏林参加社会民主党人约翰·雅科比(Johann Jacoby,1805-1877)创办的《未来报》(Die Zukunft)的工作。这年该报从东普鲁士的科尼斯堡迁到柏林出版,该报编辑是格维多·魏斯(Guido Wei?,
2015年07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雅娟;
<正>1918年3月至1921年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公社制度。他在要求"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工具"时,提出了"榜样的力量"和"黑榜"这两种宣传方式。[1]"榜样的力量"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空想共产主义者企图通过共产主义实验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实现其共产主义。列宁1918年三四月间为实施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制度,写作《苏维
2015年07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力丹;刘逸希;
<正>《赤光》是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的很多早期领导人参与了该刊工作。该刊的前身为先后由赵世炎、周恩来主编,1922年8月1日创刊的《少年》。《赤光》于1924年2月在巴黎创刊,为16开本的油印半月刊,截至1930年3月,共出版了55期。1922年,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在巴黎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更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组织很快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
2015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