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域外揽萃

  • 域外揽萃(英文)

    黄顺铭;李红涛;

    数据新闻是目前新闻研究的热点,Journalism对此作了一个专题,本期"域外揽萃"将其全部简介给国内读者。

    2016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博士生新论

  • 互联网使用与政府信任感关系研究——基于CGSS2010的分析

    庄家炽;孙超;

    本文运用CGSS2010调查数据,从互联网上网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来讨论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政府信任感的影响。通过倾向值匹配,本文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使用互联网对他们政府信任感的减弱作用越明显。而对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群,互联网对他们的政府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表明人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信息的自我选择机制,信息在虚拟空间的流动既迅速又有较强边界性,但是这种信息的自我选择机制主要体现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身上。

    2016年01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媒介间性理论:理解媒介融合的另一个维度

    张玲玲;

    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作为一个年轻的学术术语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但其与媒介融合发生联系却是一个新现象。本文通过梳理媒介间性的概念历史及其在人文社会学科各领域形成的不同研究路径,讨论其在传播学领域形成的新内涵。媒介间性理论可以作为媒介理解媒介融合的另外一个维度,它视媒介文化为融合主体,考察新旧媒介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以及两者合作共建主流价值体系的过程。

    2016年01期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新闻与传播

  • 国家形象叙事的“他者”视域:从《超级中国》说起

    侯洪;董彦君;

    国家形象构建的"他者"视域研究是媒介国家形象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今年韩国KBS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国内外引起热议,缘此,以二轴符号系统理论为参照,对该片进行"他者"视域下国家形象叙事的符号化生产研究,通过对微观层面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以及宏观层面的故事化叙事符号的考证,分析其符号系统横向的抽象组合与纵向聚合的联想性指涉意义,同时还通过相关"视野"参照,进一步追问"他者"视域生成的归因及差异性。

    2016年01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外国文化模因在中国国内的归化——以韶关市为例

    彭卓;

    现实世界存在三个世界,作为文化复制因子的模因主要存在于第三世界。在文化的异国传播中,若宿主不能完全复制三个世界要素就会产生文化模因的归化。文章从服饰、饮食、建筑、出行、消费、节日、消遣、语言、宗教礼仪九个领域分析外国文化模因在韶城生活中的归化效应,并从物质、心理、政府策略、心智运作四个方面探究归化的原因。从模因视角研究外国文化归化有助于厘清外国文化在本国的生存形态,把握文化传播的本质。

    2016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媒介研究

  • 中国电影产业转型中的金融资本研究

    刘庆振;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金融资本对电影产业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经济金融化的视角切入,分析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于一个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指出了中国电影产业已经从初期产业资本起主导作用的经营模式过渡到金融资本起主导作用的运营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资本介入电影产业的不同表现形式。最后,文章提出了利用好金融资本发展电影产业的期待。

    2016年01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都市快报》基于本地服务的转型之路

    郭全中;

    <正>在当前传统媒体转型维艰的大形势下,涵盖互联网媒体、融媒体、广播、报纸和艺术品产业的都市快报社虽然纸媒也遇到了困难,但是整体依然生机勃勃,是国内极其少见的基于纸媒成功转型的案例。《都市快报》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在产业上,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两家报纸、七个网站和控股参股十一家公司的现代化多媒体传媒企业;在传播能力建设上,以都市快报为核心,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多种发布终端的都市快报全媒体发展构

    2016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兴媒体

  • 少数民族地区环境议题中的互联网动员情况研究——以大理地区洱海保护议题的动员效果为例

    张小强;张倩;

    国内大部分对环境传播进行的研究研究多以中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环境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却不多,且研究大都缺少实地调研经验和一手资料。本文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环境传播作为研究案例,分析研究了在洱海治理这一环境议题之中媒介动员的实际情况。发现该地区对洱海保护有广泛的制度性支持,但是同时却因为强有力的制度性支持降低了群体的参与度。研究同时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集体认同感欠缺。在环保动员之中,互联网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数字鸿沟的存在和社会群体类型多样的原因,互联网动员的持续性受到影响。

    2016年01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微传播监视的政治与社会分析

    谢进川;

    微传播监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监视权力的非对称性,促进了社会监视权力的生成。正确地认识微传播监视的行动取向特征和监视困境,有利于共生政治的形成。

    2016年0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小百科

  • 恩格斯论党中央对党报的领导方式

    陈力丹;

    <正>从19世纪40年代秘密的工人组织,到80-90年代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公开进入国家议会组成党团,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历了工人政党从弱小到壮大的全过程。当党处于秘密结社阶段,党的领导机关同时就是党报或党刊编辑部,党的领导人自然也是主编。党逐步扩大,领导机关才与编辑部分开,但编辑部基本是党的领导机关的一部分,不存在党中央领导机关与党报编辑部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到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成为代议制下的国家大党之

    2016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黑榜”:列宁关于报纸职能的喻证

    张雅娟;

    <正>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对苏维埃报刊工作的任务的论述从政治论战转到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18年3月至1921年初,列宁在苏俄实施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试验,经济上大力推行六项改革,即:强迫全体居民参加消费生产公社;着手全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银行业完全集中在国家手里;对产品的全部生产和分配普遍实行计算和监督;通过组织各消费生产公社之间的竞赛达到提高组织性、纪律性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016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喉舌”:党报性质的一种喻证

    陆学莉;陈琦;

    <正>"喉舌"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概念之一,借用说话的器官来定义党报的性质和功能。中国新闻史上,最早使用"喉舌"说明报刊作用的是梁启超。他1896年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写道:"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后来他又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1905年孙中山创办《民报》时强调:"《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1932年5月8日国民党党报《中

    2016年01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