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前沿视点·数字新闻学的理论反思与再出发

  • 重访“新闻生态”:数字新闻中的概念弱隐喻及其理论化省思

    杨奇光;

    从概念性的隐喻到数字新闻研究的一种范式或进路,“新闻生态”为理解和体认数字新闻实践提供了一类藉由已知概念去解释更为复杂学理问题的路径方式。但是,新闻生态的概念集群常缺少固定指称且存在使用随意化等问题,偏倚共时性的新闻生态更多是以一种弱隐喻的方式为新闻学提供了研究新视角而非理论化的操作。既往研究还存在理论取用的偏狭、断裂和遮蔽等问题,且尚未将诸如信息生态理论、技术生态理论等具有横断性质的跨学科资源纳入取用范畴。借鉴概念史的研究立场,倡导基于“生态学-信息生态-技术生态-新闻生态”的链式脉络进行概念辨析,有助于规避新闻生态落入建构论的逻辑陷阱,从而更为有效地开展新闻生态的规范性和理论化研究。

    2024年06期 No.375 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重估“情感公众”:用户行动与数字新闻研究的链路拓展

    田浩;

    立足于新的技术语境,数字新闻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尝试吸纳用户这一关键角色。近些年受到关注的情感公众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情感公众理论借助情感将网络公众的团结进程和连接行动纳入对情感社会的考察之中,以一种非线性的、去组织化的方式理解数字时代的用户实践规则与信息接受规律。从生态性角色、多元化行动、象征性作用与扁平化关系等四个角度出发,可知情感公众理论主张将用户的参与行动视作数字新闻业赖以存续和变革的关键变量。数字新闻学应当持续发掘新闻用户情感实践的公共价值与日常政治潜力,进而实现自身理论体系的链路拓展。

    2024年06期 No.375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新闻学研究

  • 论日常新闻“公共化”的内涵、表现方式及主要影响

    杨保军;张博;

    日常新闻与非日常新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新闻世界,日常新闻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公共空间之中,获得相应的可见性与公共注意力,从而被转化为形式上的非日常新闻,这就造成了日常新闻的“公共化”现象。日常新闻“公共化”具有间接和直接两种表现方式。间接表现方式指的是以职业新闻从业者和专业化媒体机构作为主体,将来自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的日常新闻转化为非日常新闻的表现方式。直接表现方式则指的是普通民众以自身为主体,将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生产的日常新闻传播至社会公共空间,使其获得相应的可见性与公共关注度,从而被转化为非日常新闻的表现方式。日常新闻的“公共化”塑造了新的新闻图景,改变了公共空间的内容格局与新闻世界的构成方式,建构了更为完整的新闻世界,但是却挤压了非日常新闻在公共空间的位置和显示度,削弱了非日常新闻的公共服务功能。日常新闻的“公共化”为拓展新闻的研究对象和材料范围提供了文本素材,推动新闻学术研究“下沉”到更加广泛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领域,关注更加丰富多元的新闻实践,同时也提醒新闻学术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如何维护非日常新闻的公共性及其在公共空间的主导性地位问题,将对非日常新闻公共价值的坚守与维护作为新闻研究的重要精神引领与价值追求。

    2024年06期 No.375 22-3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传播学研究

  • 数据化睡眠:数字资本主义语境下的量化自我实践

    刘瑀钒;薛梦珂;

    乔纳森·克拉里提出,对于24/7的资本主义完全实现而言,自然睡眠是仅存的阻碍,不可能被消除。然而,随着睡眠监测平台的兴起,数据化睡眠成为数字社会的生活日常,自然睡眠这一抵抗资本主义的“最后堡垒”濒临瓦解。研究发现,数据化睡眠实质上是一种资本逻辑的量化自我实践——数字资本通过社交媒体为睡眠监测赋魅,革新了身体的自然需要;在资本营造的“自主”幻象中,睡眠监测者落入人机断连陷阱,形成机器感知下的“数据依存症”;以健康为名的技术承诺里,隐伏着平台对用户隐私的“合理化”侵占,从被动榨取到主动让渡,睡眠数据成为数字资本全域时间剥削的利器。

    2024年06期 No.375 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9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传播与社会

  • 道德物化视阈下视障者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伦理困境审思

    杨先顺;薛凯丽;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作为一种媒介装置,深刻嵌入残障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塑了人-技共在的技术系统,为视障者的数字化生存创造新的可能性。基于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尝试深描视障者在与手机应用程序交互时的独特体验,揭示视障用户在智能广告、验证码、界面交互等方面面临的障碍,并对此进行伦理学路径的分析和阐释,探寻其背后的技术偏向、进步冲突、排斥内化等结构性障碍。同时,本研究借鉴道德物化的观念,主张通过建设制度理性下负责任的技术系统、加强技术公民意识培育、塑造残障主体的数字身份、定制无障碍专用版本四种路径,将道德嵌入技术设计之中,以改进当下的无障碍技术,不断提升视障者的技术福祉。

    2024年06期 No.375 4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博士生新论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保护的行为规制模式——以Sora文生视频为例

    黄丽;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是热点问题,但目前的研究仍处在著作权确权模式的窠臼之中。确权模式下作品的人类中心主义与人机共生特征不符,Sora类人工智能的独立创作能力使得人类独创性贡献说受到挑战。而行为规制模式的逻辑起点是“行为人是否依法处理创作内容”,无须解决权利归属问题,对“未上升为权利的法益”保护及技术迭代下的敏捷性治理需求有其制度优势。在保持现有著作权体系稳定的前提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采用著作权保护的行为规制模式,通过行为限制间接实现权属分配,通过技术和协议实现排他使用,通过责任机制实现权益内容的落实。

    2024年06期 No.375 5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全球视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中介”模型构建——基于《论语》走向世界的研究

    吴瑛;黄泓晟;徐昊东;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需要创造性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本文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的瓶颈与挑战,以儒家经典《论语》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对Amazon、Goodreads两个平台读者书评的统计分析以及对汉学家、译者、编辑、作家等相关人士的深度访谈,本文提出了一个包括中介者、中介活动、中介介质和中介精神“四位一体”的“文化中介”模型。中介者是文化“走出去”的推动力量,他们开展差异化的中介活动,以多模态中介介质为载体贴近国际受众的兴趣和需求。中介精神在价值层面引领文化中介过程,以共享价值为基础,并通过实践互济、情感互通和思想互鉴三种路径实现价值桥接,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该模型的四个要素紧密衔接,缺一不可,通过协同联动推进文化“走出去”。此外,本文也对该模型如何适用于其他文明形态国家,以及如何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思考。

    2024年06期 No.375 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业务论坛

  • 新闻创业如何创新媒体融合模式?——基于封面传媒的案例研究

    毛天婵;罗婕;赵雨璠;

    过往十年,媒体融合研究的焦点在于传媒业技术、市场的边界如何消弭,但却忽略了融合实践中两者的关系。以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聚焦于封面传媒的新闻创业案例,能够从技术与市场两者关系的角度出发,近距离观察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融合形式的在经济和规制等内部核心层面上的结构变化,揭示其在面对地理位置和资源整合劣势的情势下如何通过“技术换市场”的方式成功实现机构内的二次创业。成立封面传媒科技公司是封面传媒新闻创业的代表之作,这既使得技术成为编辑和经营结构之外的新闻室第三极,也让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流程成为传媒机构运转的核心逻辑。这场新闻创业源于都市报基因中市场敏锐度和互联网精神中技术至上理念的融合,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数智时代媒体融合的本质不仅是边界的相融,还有技术与市场的资源置换,也即新型主流媒体用价值引导技术算法的媒体实践。地方媒体可以通过这种拥有完善价值引领作用的新型媒体实践,重塑自身因为融合而边界消弭的市场定位,从而实现换取全国的内容、服务与品牌市场的终极目标。

    2024年06期 No.375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