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全球大师访谈

  • 文森特·莫斯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将导致其自身衰败——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技术批判

    常江;石谷岩;

    本文回顾国际知名传播理论家文森特·莫斯可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范式,探讨其对企业与国家共同构建的权力结构在媒介生产、流通、分配过程中的影响的批判路径,以及这种路径运用于数字技术批判的理论潜能。在分析国家与市场的双重监控的运作及发展趋势时,莫斯可通过辩证法,对来自公共媒体和普通大众的同步抵抗机制也进行了反思。近年来,莫斯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对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前沿概念和新兴通信技术展开了前沿的批判研究,丰富了新媒体研究的理论光谱。

    2019年09期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2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新闻学评论

  • 智媒时代我们如何理解媒介——与麦克卢汉的断片式对话

    胡翼青;

    媒介问题正在成为传播学的核心问题。处于智能媒体时代的我们,依然面临着麦克卢汉之困惑,即何为媒介。通过与麦克卢汉的断片式的对话,本文对"万物皆媒"、"看门狗"隐喻和"媒介物种"隐喻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平台媒体兴起的今天,只有从时间-空间转化的角度,从媒介整体关系的角度,从媒介元资本的角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审视媒介作为一种力量,如何型塑当下的社会与文化。

    2019年09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8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新闻学研究

  • 政治机器人在社交媒体空间的舆论干预分析

    张洪忠;段泽宁;杨慧芸;

    政治机器人是指在社交媒体空间执行政治传播任务的一类社交机器人,已经广泛参与到在线政治信息的讨论和扩散环节,成为影响政治传播效果的一个变量。本文首先分析了政治机器人的三类主要应用场景:政治选举、社会动员、政治干扰以及在全球的应用案例;其次,本文分析了政治机器人影响网络舆论的五种策略:营造虚假人气,推送大量政治消息,传播虚假或垃圾政治信息,制造烟雾遮蔽效应混淆公众视听,塑造高度人格化形象的虚拟意见领袖。最后,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应如何认识政治机器人对舆论的影响,提出需要引入跨学科的机器行为学新范式推动该领域的深入探讨。

    2019年09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4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记者角色研究30年:专业主义话语的呈现与反思

    张桂芳;

    30年来的记者角色研究表明,尽管研究的问题及内容各异,但都存在一种专业主义的研究视角,并发展出了一套在中国语境下特有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这一专业主义话语内含着传统与现代、偏离与回归、西方与中国、消极与积极的对立叙事,对专业主义理念与规范的认同和实践往往被视作记者角色由传统步入现代、由偏离到回归以及精英记者区别于普通记者的标志。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充满争议,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却被理想化并赋予了无限寄托,被期待去抵御市场的诱惑以及公民记者、用户生产内容等新媒介现象的挑战。然而,新的媒介趋势表明,体制内媒体愈发主动寻求体制的庇护,体制外媒体依旧无法获得新闻采编权与记者的合法性身份,专业主义所赖以存在的自主性前提面临困境。超越专业主义的视角,回归本土政治体制环境,并面向记者称谓泛化的事实,成为思考记者角色的现实路径。

    2019年09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传播学研究

  • 理据回旋:身体的自然表意与诚信建构

    饶广祥;喻娴婷;

    身体参与表意的现象早有人关注,有关社会身体文本表意的讨论也颇多,但对身体的自然手段表意(本文简称为身体自然表意)的讨论却不多。身体自然表意的本质问题是诚信。诚信是文本表现出来的真实感,是人际交往的先决条件。后真相时代,真实问题掩藏在诸多的舆论观点中,诚信问题凸显并成为重要的研究话题。身体参与沟通时,其物理在场性具有"自然"的真实性,呈现自洽的"理据性"(motivation),常被认为是诚信与真实的(gives off),因此身体是诚信建构基点,其所卷入的诚信问题是传播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本文基于符号学的方法,以沿街乞讨的典型文本,试图讨论人际传播中诚信的身体建构问题。身体表意若要诚信,得处理"理据性"问题,即身体和意义直链接的"天然"问题,这种链接受接收场景的影响,呈现出"回旋"的机制。乞讨中的身体,要构建出"凄惨值得帮助"的意义,主要依靠身体来表达。大多乞丐表达首先通过凸显"残缺",获得标出性理据性,从而建立诚信表意的基础,但若要行人的帮助,需要通过加大身体的卷入,强化理据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身体的可展演部分,乞讨人员往往会降低身体卷入,弱化理据性,以降低展演的意义冲击先前强化的意义。这种理据回旋的掌控,表明身体作为传播的"自然"在场,具有"伪自然"性,也说明身体表意研究作为传播组成部分的重要价值。

    2019年09期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环境污染中的传播失灵与重建

    王积龙;纳芊;

    我国环境污染的信息会出现多层面的传播失灵现象。因环境信息的外部性及其公共产品属性而出现市场传播失灵,因地方政府"经济的人"角色与内部拮抗而出现政府的传播失灵,因社会化监督的非强制性特征而出现社会化传播失灵。纠正这三种传播失灵的关键在于建立信息对称的PRTR数据导控体系,因为公开的信息库之外部性、科学完整性以及公共产品属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环保利益主体在信息传播对称性方面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充分的公众参与是PRTR数据导控之结构与功能发挥作用的保障。

    2019年09期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传媒与社会

  • 情动劳动(Affective labor)生产下的感性乌托邦——以《临高启明》的众创为例

    林磊;冯应谦;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诸多媒介与艺术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尤其是网络文学,不仅与传统文学在内容和题材上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而且连它背后的创作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后现代的情动劳动(Affective labor)成为了当今数字新媒体创作的典型特征,也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研究议题。但是,相关的问题也带来诸多意见相左的声音,这种数字媒介与后现代的劳动方式所带来的,究竟是人的进一步异化还是新的主体性生产?本研究就着这一问题,辨析与梳理了情动劳动的理论意义,深入到典型案例《临高启明》中进行实证,通过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对该问题提供了一手的资料,以及具体的分析与论证。数字新媒体语境之下的这种情动劳动不仅使旧有的媒介型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带来了人的自我增值(self-valorization)。它恰恰是反抗异化的自主性生产,为社会与文化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与新的可能。

    2019年09期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2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博士生新论

  • 政务抖音号的情感传播研究—以13家中央级单位政务抖音号为例

    章震;尹子伊;

    情感传播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年代运用较多,近年来在政务短视频领域得到再次复兴。本文通过对13个中央级单位政务抖音号自首次投稿日期至2019年4月6号发布的1229个视频进行内容分析,考察中央级单位政务抖音号在视觉呈现和内容策划上所采取的情感传播策略。研究发现,中央级单位抖音号主要宣传部门工作和建构国家认同,其中爱国主义情感在短视频中运用较为普遍。在正能量故事传播中,政务抖音号善于在其中增添自豪、感动、喜悦等个体情感,这些个体情感与爱国主义的集体情感形成组合和共振效应,进而推动政府和民众的"情感共同体"的建设,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此外,政务抖音号还善于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或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热点时刻,运用短视频调动公众的状态情感和结构性情感,这些情感传播的举措帮助了政务抖音号迅速获得影响力,并给政务传播带来新的启示。

    2019年09期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9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5 ] |[阅读次数:1 ]
  • 父职的媒介再现、社会再生产与现代中国家庭的结构转型——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郑春风;郑生竹;

    本文以湖南卫视热播的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研究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一方面探讨了国内电视媒介对于父职议题的媒介再现逻辑,即电视娱乐节目如何通过一种"民众化"的媒介再现策略对当下中国的父职问题进行媒介再现与建构;另一方面则将这种父职的媒介再现与当前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以及由这种转型所诱发的复杂的中国父职境况进行勾连,进一步批判性地检视了这种父职媒介再现所暗含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2019年09期 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视觉修辞视野下语图关系的哲学谱系与问题域研究

    汪金汉;

    语图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哲学、图像学、符号学、文学等学科领域中,语图关系都是研究的重点。在新闻传播领域内,语图关系的研究重点关注具体的文本中语言以及图像所达到传播效果,注重传播实践。而随着视觉修辞领域的兴起,语图之间如何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成为视觉修辞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视觉修辞中语图关系有必要立足于哲学脉络中两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弄清语言和图像发展的哲学脉络。本文从哲学视角试图勾勒出语图关系的发展史,弄清其学理脉络,并对视觉修辞领域中语图关系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域,为语图关系研究提供路径指导。

    2019年09期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9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实务探索

  • 媒体融合的目标与实践的三个层面

    廖翥;邓树明;

    通过对我国报业媒体融合实践的类别化研究发现,融合往往在集团、媒体和产品三个层面进行。研究者往往对集团层面的融合足够重视,但实践中媒体和产品层面的融合不但大量存在而且意义重要。在未来的融合发展探索中,一方面需继续重视中央厨房类技术共享平台的建设,同时也要重视媒体层面的中观融合和产品层面的微观融合,多层次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2019年09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传播媒介的技术变革对艺术的影响

    白琼;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预见未来社会人类文明新时代,并开始思考和探讨科学技术的进展可能给艺术带来的深刻变革。事实上,每一种新的传播与接受方式的出现,都丰富了艺术表达所呈现的形式,从而引发了艺术本体的变革。艺术的创作过程、接受过程及传播过程又影响着艺术本身的存在方式。

    2019年09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