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Multiple Factors Resulting in Information Cocoon and the Approach of Breakthrough
彭兰
摘要(Abstract):
信息茧房问题虽然因个性化推荐算法等技术的发展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但它所指向的人们的选择性心理带来的信息视野狭窄以及观点、立场固化等,并非新的现象。从新媒体传播来看,人们的视野与其获取信息的路径以及相关的信息过滤机制相关,社交网络、平台、算法等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化人们的信息获取路径、强化人们的选择性心理,信息茧房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要破解信息茧房,同样需要依靠算法与平台的优化、信息供给侧的改进以及个体媒介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信息茧房;选择性心理;算法;媒介素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创新项目“计算传播学视野下的新媒体研究”
作者(Author): 彭兰
DO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91230.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 [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2.
- [1](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 [2](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 [3](美)凯斯·R·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
- [4]郭小安、甘馨月.“戳掉你的泡泡”——算法推荐时代“过滤气泡”的形成及消解[J].全球传媒学刊,2018(6).
- [5](美)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第3版)[M].唐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5-71.
- [6](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1-80.
- [1]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6).
- [2](英)詹姆斯·柯兰、娜塔莉·芬顿.互联网的误读[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45.
- [1]柳旭东、李喜根、刘洋.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选择性接触与偏轨接触[J].学海,2017(2).
- [2]刘建国、周涛、汪秉宏.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9(1).
- [1]许海玲、吴潇、李晓东、阎保平.互联网推荐系统比较研究[J].软件学报,2009(2).
- [2]邢春晓、高凤荣、战思南、周立柱.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进展,2007(2).
- [3]许海玲、吴潇、李晓东、阎保平.互联网推荐系统比较研究[J].软件学报,2009(2).
- [4]刘建国、周涛、汪秉宏.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9(1).
- [5](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1.
- [6]王瑞、冯宝莹、黎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9).
- [7]王敬欣、贾丽萍、黄培培、白学军.情绪场景图片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14(6).
- [1]王瑞、冯宝莹、黎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9).
- [2]尹非凡、王詠.消费行为领域中的调节定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3(2).
- [3]张学民、舒华、高薇.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J].心理科学,2003(2).
- [4]范玲霞、齐森青、郭仁露、黄博、杨东.奖励影响注意选择的认知加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10).
- [5](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1.
- [6](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1.
- [7]王建军、张锋、何亚芸.自我概念影响选择性记忆的理论模型与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7(3).
- [8]贾鹤鹏、刘立、王大鹏、任安波.科学传播的科学——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阶段[J].科学学研究,2015(3).
- [9](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郑全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 [1]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6).
- [2]黄忻渊.用户对于算法新闻的认知与态度研究——基于1075名算法推荐资讯平台使用者的实证调查[J].编辑之友,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