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短视频关键构成要素及传播逻辑研究——基于B站知识类短视频的定性比较分析(QCA)Research on Key Components and Communication Logic of Knowledge-Based Short Videos: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Knowledge-Based Short Videos in Bilibili
刘思琦,曾祥敏
摘要(Abstract):
对知识类短视频的生成因素及其逻辑进行探究,有助于理解知识社会转型的媒介力量和文化实践。本研究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CA)的方法从"内容属性"和"情境属性"共8个条件变量出发,对B站40个典型的"知识类短视频" UP主受欢迎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技术包装、专业生产者、定期更新是知识类短视频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因子,并揭示出两种较显著的微观原因组合,即理解性知识通常呈现轻松幽默的风格且时常大于等于8分钟;感知性知识通常会与公共议题相组合,呈现严肃理性的风格。此外,个人账号相比官方/机构账号更受欢迎。而整体上看,知识类短视频对公共性事件的解读有限。依据知识研究和媒介研究的多元路径,本文认为新技术的赋能使短视频成为知识社会转型中的一种媒介力量,知识类短视频作为一种浅层信息向深层过渡的中间形态,正在重塑着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新逻辑。
关键词(KeyWords): 知识类短视频;定性比较分析;知识生产;构成要素;文化实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视听传播变革研究”(18AXW003)
作者(Author): 刘思琦,曾祥敏
DO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11015.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每日经济新闻.大学教授靠说刑法成2020年最高人气UP主知识区成“流量新贵”[EB/OL].(2021-02-02)[2021-04-27].https://m.nbd.com.cn/articles/2021-02-02/1618854.html.
- [2]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上卷):从古登堡到狄德罗[M].陈志宏,王婉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12.
- [3]崔迪.媒介知识:传播学视野下的知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1.
- [4]刁冰冰.知识短视频平台发展路径探索[J].传媒,2018(18):66-67.
- [5]王晓红.短视频助力深度融合的关键机制———以融合出版为视角[J].现代出版,2020(01):54-58.
- [6]蒋晓丽,朱亚希.“知识求人”的时代:网络语境下的知识变革及新知识素养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97-105.
- [7]戴维·温伯格.知识的边界[M].胡泳,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05.
- [8]凯文·罗宾,斯弗兰克·威伯斯特,何朝阳,等.虚拟技术,新的知识空间?[J].现代传播,2003(02):106-108.
- [9]赵涛.电子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问题析论[J].哲学动态,2015(11):22-28.
- [10]杜松平.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共享:个体决策攻略化与日常生活批判[J].编辑之友,2020(12):50-56+84.
- [11][23]李永宁,吴晔,杨濮宇,等.内容为王:社交短视频平台的知识传播机制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9(06):23-32.
- [12]田元.智识的协商:PUGC视频社区知识类作者的内容生产[J].新闻界,2021(02):75-84.
- [13]常昕.抖音迷:嵌入在知识生产与数字化生活中的流量生成[J].中国编辑,2020(06):25-29.
- [14]黄典林.短视频知识传播关键在高质量内容[J].青年记者,2020(33):4-5.
- [15]艾瑞网.快手知识社交生态———54万知识内容创作者28万分享职业技能[R/OL].(2020-05-26)[2021-04-24].http://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005/324769.shtml.
- [16]王晓醉,王颖.知识类短视频对科技期刊的启示———以“中科院之声”系列短视频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9(11):76-82.
- [17]薛翔,夏宁.可视化的劳动:数字经济中图书出版类短视频的知识生产[J].编辑之友,2020(12):25-30.
- [18]冯杨.医学科普短视频的创作特征和价值导向[J].青年记者,2020(26):74-75.
- [19](比利时)伯努斯·里豪克斯,(美)查尔斯C·拉金.QCA设计原理与应用[M].杜运周,李永发,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3.
- [20]彭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J].新闻界,2019(01):34-43.
- [21]蒲信竹.自媒体科普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公众解读———兼议对话规则的建立[J].中国编辑,2021(03):33-37.
- [22]Chaiken, Shelly.Heuristic versus syste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he use of source versus message cues in persuas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39(5):752-766.
- [24]孙藜.作为“有机知识”的新闻:杜威和“夭折”的《思想新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2):47-52.
- [25]刘涛.作为知识生产的新闻评论:知识话语呈现的公共修辞与框架再造[J].新闻大学,2016(06):100-108+150-151.
- [26]陈明红,刘莹,漆贤军.学术虚拟社区持续知识共享意愿研究———启发式-系统式模型的视角[J].图书馆论坛,2015,35(11):83-91.
- [27]Otterbacher J. Helpfulness in online communities:A measure of message quality[C]//the SIGCHI Conference.ACM,2009.
- [28]今日头条赵添:4分钟是短视频最适合播放的时长[EB/OL].(2017-04-20)[2021-03-20].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7-04-20/2515402.shtml.
- [29]清博指数.B站视频传播指数BVCI[DB/OL].[2021-04-20].http://www.gsdata.cn/site/usage-8
- [30]苏宏元,黄晓曦.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当代传播,2018(01):64-67+71.
- [31]黄扬,李伟权,郭雄腾,段晶晶,曹嘉婧.事件属性、注意力与网络时代的政策议程设置———基于40起网络焦点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QCA)[J].情报杂志,2019,38(02):123-130.
- [32]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06):117-123.